考,即为测;试,则为试题也。然何为考试,测之以题,举才华横溢于考场者,其目的也,为筑国家之栋梁,抱学子鸿鹄之志,表象如此,实则……
从古至今,考生最悲催
纵横古今,阅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不难寻其规律,唯有延科举方能育盛世。“科举”一词名噪一时,更是被誉为“第五大发明”,暂不提八股文时期发展的低潮,我们大科举的影响延续至今哪,没错,现在让“无数学子尽折腰”的高考则是科举的转世,而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人口大国,这一影响更是波及了数以万计的学子毁了无数的童年。古代的文人们,有的“苦读寒窗最后飞黄腾达”,而更多的人则是“碌碌一生咬文嚼字一世却也免不了饿死街头”。以考试为目的的读书,这辈子就被文字圈禁在了科举中,考生,苦者,哭着!现在的考生们,在高考的束缚下照样是每日苦读,看起来差别甚小,其实不然,科举年年有,越挫越勇者大有人在,高考之威力则在于,没有人可以承受他人的眼光一次次重复参加高考。高等应试教育下的考试,不如说是一道门槛,跨过去者,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绩差者,只能是“为反衬成绩优异者正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罢了。十年多书香熏陶下,努力终是化为泡影。当今世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考场如战争正不断上演重复。不得不叹,学生,泪者,累着。
莘莘学子,久经沙场,意志弥坚
考试“来着而不可拒”,学霸们则是“来者不拒”。亲眼看见的他们:“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考试这点小事,不足为提,然而“古来征战又得几人回”?未还之人的苦痛又有多少人知道?作为一名徘徊在及格线的学渣,对此更是深有体会。特别是当考试成为了反映学习情况和态度的工具,问题就来了——压力,压力,如果成绩反映学习效果,那是否成绩差就代表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呢——或许家长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吧,他们注重的结果,却没看到许多人其中付出的泪水,汗水,过于注重成绩的他们给了学子们太大的压力,除此之外,将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还有那些年复一年学习的时光,独孤一注的压在那几张薄薄的试卷上,压力又怎么不大——这就是考试制度的缺陷,更成为了学子们心中最大的痛,‘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啊,但制度不可轻易改变,“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抱怨可以有,谩骂可以有,考试也是必须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步走,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偶尔出现相对误差,也应“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古今学子,不惧雾霾,又何惧考试?!
老班曾告诫我们:“意识超前”
苏轼曾说:“诗酒趁年华”,可我们的年华是献给梦想还是葬送给了考试,我们戴着厚厚的眼镜,手上布满了老茧,每天的各种“奋斗”的提醒萦绕耳畔,每每想呐喊却像被扼住了喉咙,可是如果有一天没有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我们又该怎样到达远方?那些拼命抱怨应试教育毁了自己一生的人,即便没有应试教育,或许仍然会一事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未曾想到路就在脚下。考试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通道,却是必经之路。有的人沉迷于学习之外的自由,可他们终会发现,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这时,才会醒悟,那些曾经叫嚣着要逃离的日子,才是不自由中的自由。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因为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选择就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老班曾告诫我们:“意识要超前”,不要只看见现在的苦于累,从长远角度而言,考试,真的一无是处吗?静言思之,则会明白:存在即为合理,被我们唾弃的考试制度,延续千年而不败,它带给社会甚至个人的至少有一点点被认可的益处。对学生,它给予了一个发掘自己长处的机会,并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于国家,它集齐天下贤士,集思广益,将国家的前路指向了一片以科技为主体的光明。
梁任公《少年中国说》大概每个人都会背上那么一段:“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但是,如果你想浪迹天涯,至少你得先学会掌舵,如果你想先翱翔,你至少让自己的寓意丰满。
何为考试,考,考验是也,试,试验也。考试,或苦或累,然以教学生掌舵之技巧,助学子丰满其羽翼为己任。
考试?考试!
http://www.dxsbao.com/art/4124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