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安排好的“道路”,我们走下去吗?
摘要:作者通过不同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具有自由主义精神的这一中心观点。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那一时代的知识分子所展现出的可贵的自由主义精神,而后来我们对这一方面传统的的漠视是让人惋惜的。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论证是多方面的,引用了较多的历史文献,对中心思想的表述较为详尽。行文庄重平实,对于接触这方面历史的人来说通俗易懂。但个人认为这本书叙述的切入点较小,总的观点比较单一,主要描述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针对性较强。
一、书籍版本信息
谢泳.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二、作者简介
谢泳,男(1961— ),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校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任《黄河》杂志社副主编,转而研究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出版过《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清华三才子》、《血色闻一多》等著作。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被摩罗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谢泳、林贤治和余杰)。2007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请为人文学院教授。以知识分子、“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研究逐渐闻名。
三、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一个人(胡适)、一本周刊(《观察》)、一所大学(清华大学)这三个独特的角度分析中国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精神传统,以胡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加以详尽的文献参考,对胡适的学术贡献、政治倾向、学术态度进行分析,以及40年代末胡适后辈们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的结果,同时作者通过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引出“道路”为什么没有安排好这一问题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希望后人能够更多的对传统知识分子留下的精神遗产的关注的态度,从中发掘能够让今天的人所汲取的财富。
四、书评
1.理解书名
看书第一步就是书名,对于这本书名的含义,起初是不理解的。这份报告题目是作者在263页的一句话,直到此处才领会了其中的言外之意,书名来源于费孝通先生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用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中国近代以来区区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传统知识分子所开辟自由主义的“道路”,我们走下去了吗?显然作者对此是否定的,近代短短几十年内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形成的丰厚的思想遗产,我们并没有给予重视,用作者的话来说,或因时代的关系,我们对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害不能客观的还他们本来的历史面目。对作者的这一态度我是十分赞同的,读完书本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出现那样一个群体,他们奉行的精神以及他们的行动,以今天的眼光看来都十分具有开创性,他们对于自由主义这条“道路”的执着,极大加快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脚步。感受这种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我们后人丢掉了这份宝贵的精神感到惋惜。行文中不难看出作者高度赞扬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所表现出独到的是非观和开阔胸怀。作者认为在近代那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形成以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并贯彻执行,是一件近乎奇迹的事情。这样的“道路”是应该走下去的。
2.知人论事
从书的目录不难看出书的内容是围绕人、书、大学这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的。用作者自己的话就以是一个人(胡适)、一本周刊(《观察》)、一所大学(清华大学)这三个角度,通过具体实例向读者证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没有自由主义传统。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书中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包括了杨联陞、王芸生、胡政之、陈寅恪、胡先骕、梁思成、傅斯年、鲁迅、余秋雨、张平、梅贻琦等人。这些都是在目录里就出现的人物,可以看出作者虽然以胡适作为着眼点,但并不以胡适一个人的实例发表观点,甚至有人物之间的相互比较。就拿胡适和鲁迅来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胡适的认识可以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仅仅是对于历史书上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这一了解,而鲁迅对于中国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因为已经在教材里学习过鲁迅的文章,所以不论是人物生平还是人物的思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更多一些。鲁迅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熟知的,所以我们说鲁迅是不妥协的代表。但是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了解到胡适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并不比鲁迅差,胡适一生中不止一次与政府发生直接冲突,胡适对于蒋介石的直率都不是不是一般人的勇气,而鲁迅更多的是从文章里进行抨击,当然这样单一的比较是对人物评价来说是片面的,但我认为这样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更为直观,对于他的为人处事的风骨,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胡适对鲁迅的持平之心也让我刮目相看,作为《新月》文人的代表,当他人对鲁迅作出不公正的言论,胡适能够站出来说一句:“真的是万分冤枉”。在学术上胡适能够容忍学生当众对他的批评,“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态度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胡适所体现出的民主风度,不仅体现在大事上,在平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也是能看出来的。如果说胡适对于政治之大事能够据理力争的话,对于待人之细节同样能够仗义执言,实属不易。胡适对于自己言论的独立地位十分执着,在国民党最腐败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守住道德底线,胡适在政治与学术上的完全隔离是了不起的,用傅斯年的话来说:“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能看到这些知识分子守住了他们的初心,在权利面前能够拒绝蒋介石的从政邀请,只为了自己说一句公正话的自由地位,做一个“诤臣”。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民主理念,试问在今天能这样做的人又有几个呢?
3.自由主义的追求
作者认为“唯国情论”对于近代中国新闻传媒大发展是不适用的,因为近代以来我们能够把报纸办好的人都直接吸收了西方的理念。《观察》由储安平在上海创办,他的初心是希望在国内能有一种真正无所偏倚的言论,能替国家培养一些自由思想的种子。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西方文化在中国土地上落地生根,同时也是近代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积极探索。作者在书中写到,1955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上对自由主义的体现,那个时代下中央研究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直接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学术自由和政治宽容,从郭沫若、马寅初的当选能够看出,那个时代对于学者政治选择的容忍程度是很开放的。不会因为学者的政治倾向,而否认学者的学术贡献。这也是那个时代自由主义的直接体现。最后,从40年代末胡适后辈们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的结果能看出时代对学者的制约,最是文人不自由。为什么一开始与胡适方向相同的人会越走越远,这恐怕是时代背景让学者所做的不同选择吧。
人们总说书生误国,文人的优柔寡断耽搁了历史的发展。但回望历史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的不正是文人吗?如果文人死了,这个社会的良心大概也就死了。错批一人,多生几亿;错批一人,少一座名城。后者说的是梁思成。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在那个年代是具有前瞻性的,但这个为了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不被错误建设方式推倒的人,他的奔走呼喊又有谁听了呢?梁思成到头来也没有阻挡北京城消失的命运。可历史证明,他们的思想是对的,他们留下的精神是对的,可现在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呢?
http://www.dxsbao.com/art/421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