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带家具的出租屋》人物形象描写赏析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张馨

《带家具出租的出租屋》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文章结构巧妙,充满戏剧性,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充满戏剧性,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男子辗转到西区的各个旅馆,去寻找自己的爱人,在一间房间里,他感受到了熟悉的木樨香味道,他忍不住向房东太太询问前几任房客的讯息,然而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的信念也耗尽,最后他选择了和瓦什娜小姐一样的死法,开煤气中毒死亡。瓦什娜小姐在一周之前,在同一张床上,也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说中没有说明瓦什娜的家境背景,离开家的原因,一切故事都是让观众自己来猜测,对于她只有外貌描写“皮肤白皙,中等个头,身材纤瘦,一头发红的金发,左边眉毛附近有颗黑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关于她的信息,这就使情节更加丰满。深入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初的美国,女性意识意识觉醒,瓦什娜独自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找工作,是女性独立的表现。但是在当时对于女性依然充满歧视,她们也必然受到社会的打压,所以对于瓦什娜的死,可能是对于时代的失望。

在小说开头,青年来到这家旅馆,对于房东太太的描述是“她的体态让他联想到一条圆滚滚的饱食终日的大肉虫,刚刚把一颗大果子吃干抹净,正要找下一名房客来填肚子”。通过对房东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贪婪,虚伪的形象。房东太太就是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的象征,同时也为后文她极力给青年推销房子做铺垫,“这房间特别好,难得空出来。去年夏天住在这儿的可都是些高层次的人——从不惹麻烦,房租也总是一分不差提前付清。走廊尽头有自来水。过去三个月住在这里的是斯普劳斯和穆尼,他俩是表演歌舞杂耍的。哎,就是布列塔·斯普劳斯小姐啊——你应该也听说过吧——当然,那也就是个艺名——梳妆台上头还挂着她的结婚证呢,还装在相框里。煤气灶在这儿,你看,储藏空间也很大啊。这间屋子很受欢迎,空不了多久就会被租出去。”为了将房屋顺利出租,房东太太镇定地说了一个毫无漏洞的谎言,睁着眼说瞎话。

“他确信,她离家之后,一定是受到了这个水边大城市的诱惑,流落在某处。这座城市好似一片巨大的流沙滩,沙砾不断地流动,无根无基,今天还在上层的沙砾,明天就被掩埋在了底部。”青年是时代的抗争者,在人们都向城市拥挤的时候,只有他想要带自己心爱的姑娘回到乡村。他对于爱情无疑是极度的坚贞,苦苦寻找了瓦什娜五个月,日日夜夜在寻找她,最后在这间出租屋里,味道了她的气息,“整个房间弥漫着馥郁的木樨草甜香。它似乎是随着一阵风闯进屋子里的,是那么清晰、浓郁而强烈,沁人心脾,似乎就要幻化成活生生的来客。仿佛听到了谁的召唤,年轻人失声大喊:‘亲爱的,怎么啦?’他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四下张望。浓烈的香味萦绕在他身边,他伸出手臂想要触摸,一切感官在这一刻都混乱地交织在一起。气味怎么可能对他如此蛮横地呼唤?他肯定是听到了声音。而这个声音,难道不正是那个触动过他心底,抚慰过他心灵的声音吗?‘她住过这个房间!’他大吼一声,一蹦三尺高,脑中灵光乍现,他就知道自己肯定能认出曾属于她的物件或她曾触摸过的物体,无论多么微小都能。这阵围绕身边的木樨草香,她曾经喜爱且专有的这种气味——究竟来自何处?”瓦什娜已经过世一个星期,他却可以嗅到她的气息,可见他对她的爱,是值得赞扬的、伟大的爱。而“木樨草”是那么清晰、浓郁而强烈,沁人心脾,就象征着瓦什娜,是自由的象征。

“放眼望去,几乎每件家具都缺胳膊断腿,伤痕累累。沙发里的弹簧已经戳出了表面;变了形的座位好似一只受尽折磨、在扭曲痉挛中被宰杀的妖怪。大理石材质的壁炉台上有一条很大的裂痕,肯定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强烈的撞击。地上每一块木板翘得姿态各异,一踩上去便吟响唱起曲调各异的嘎叽声来,哀鸣中述说着各自不幸的遭遇”。从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到结局一定也是悲剧,昭示着主人公的悲惨结局。这些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感情基调悲伤。

这间破败的旅馆,就象征着一个微型社会,是当时时代的缩影,在这间旅馆中有追求自由,追求梦想的追梦者,有贪得无厌,压迫平民的资产阶级,有对社会厌恶的平民。他们一起构成矛盾的冲突。在小说结尾的情节,两个人都死去了,这正是欧·亨利小说的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青年的死去,也不在受一辈子寻找不到爱人的折磨。也可谓是一件不令人那么难过的事。作者这篇小说的创作在讴歌爱情的美好之外,也充满了对社会的辛辣讽刺。

http://www.dxsbao.com/art/425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在广播体操比赛中获精神文明奖

为响应学校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增强团队协作与集体凝聚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4月19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西校区南田径场参加了聊城大学2025年“律动‘聊’园展风采,‘体’绘…… 宋铭鑫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观看“国安课程启心智 青年誓卫谱新篇”国家安全教育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促使同学们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C302组织观看了“国安课程启心智…… 初梦平 陈笑乐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以影片为笔绘诚信 用真心作墨守诺言”观影活动

为深入推进诚信教育,引导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C302开展“以影片为笔绘诚信用真心作墨守诺言”观影活动。活动开…… 李永祺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绿野协会举办二十周年庆典文体活动

为庆祝聊城大学绿野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强团队凝聚力,展现独具特色的协会文化,4月15日晚,聊城大学绿野协会于东校区翰园餐厅二楼举办了“绿野廿年展风华庆…… 贾静怡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展国安才俊风华 筑华夏安全堡垒”演讲比赛

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使同学们深入洞悉国家安全的多维内涵和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关注时事,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易班发展中心于东校区4#C306举办了“展国安才俊风华筑华夏安全…… 曹宇晨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筑国防长城 守盛世山河”国防安全知识竞赛

为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提升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知,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宿舍管理与服务中心于群星公寓15#二楼活动室举办了“筑国防长城守盛世山河”国防安…… 王曰鑫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青春向党筑初心 八项规定砺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A203开展“青春向党筑初心八项规定砺作风”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期间,…… 贾静怡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日蹴羽 飞扬活力”踢毽挑战赛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同学们对运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月15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西校区南排球场参加了聊城大学2025年“春日蹴羽飞扬活力”踢毽挑战赛。比…… 王梦琪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海泛舟,墨香流传,点亮求知梦想灯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

地理与环境学院在广播体操比赛中获精神文明奖

为响应学校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增强团队协作与集体凝聚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4月19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西校区…

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观看“国安课程启心智 青年誓卫谱新篇”国家安全教育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促使同学们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4月15日,聊城…

商学院开展“星火长河 艺术行者”志愿活动

(通讯员杨睿涵付爽)4月20日上午,商学院团委青工部在李自健美术馆开展主题为“星火长河,艺术行者”的志愿活动。商学院团委…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

最新发布

以法为尺,严于律己
以法为尺,严于律己“家有家法,国有国规”。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一个国家的和平需要宪法去维持。宪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武器,是我们国家国泰民安的保障。以法为…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际间的交流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系统。其中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主要工具,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与完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交际在…
百年历程,辉煌成就
百年历程,辉煌成就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纵观这10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百年是风雨飘摇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无数英雄先烈用血肉之躯建设美好中国的一百年;这一百…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历史命运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一百年,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百年。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有我们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我…
《坚硬的稀粥》的象征意义及反思精神
作品的叙事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我”是四世同堂里的第二代,是以六十四岁的“爸爸”的身份出现的。“我”的形象是一个缺乏主见,一辈子在家里吃现成饭,做现成活,具有奴性的人,当由“我”…
萧红《看风筝》人物形象分析
《看风筝》是萧红于1933年六月九日所创作的,1931年“918”事变,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1932年前2月,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萧红所创作的《看风筝》,就建立在日本…
文法学院第一党支部召开推荐河南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候选人会议
12月27日,中文系第一党支部于学院楼1-B303教室召开推荐河南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候选人会议,此次会议由支部书记史龙繁主持召开,中文系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史龙繁在本次会议主持过…
中文系第一党支部召开推荐河南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候选人会议
12月27日,中文系第一党支部于学院楼1-B303教室召开推荐河南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候选人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史龙繁主持召开,中文系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史龙繁在会议主持过程中表示…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文明校园 有你有我”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张澄筱/图张媚儿/文)为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创建文明校园。11月28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艺术楼603教室开展“文明校园有你有我”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21级辅导员关若村主持,21级全体学生参…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 考研经验交流及心理疏导座谈会
本网讯(通讯员张澄筱/图张媚儿/文)为帮助学院2018级考研同学分享成功经验,缓解压力,引导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2021年11月19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科技楼三楼报告厅开展考研经验交流及心理疏导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