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叙事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我”是四世同堂里的第二代,是以六十四岁的“爸爸”的身份出现的。“我”的形象是一个缺乏主见,一辈子在家里吃现成饭,做现成活,具有奴性的人,当由“我”来主持做饭大业时,很不好意思也很为难,遇到买什么茶叶做不做汤吃肉片还是肉丝这样的大事,一概去问爷爷,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习惯打出爷爷的旗号。生在这个当家做主的时代,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与傲气,却没有该有的本事与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大家庭对于人性的剥削与压迫。“我”象征着封建大家庭下被剥夺思想的人,向象征着中层阶级 没有主见,一味听取别人的话。家里什么事都要先过问爷爷,爷爷说好就是好,爷爷同意就没有人反对。
爷爷象征着权威的当政者。全家大小事都由爷爷主持家政,他始终居于“权力”中心。改革是“由他提名”的,爸爸将权力下放徐姐,是他点拨的;儿子推行西餐,是他默许的,分开吃饭,是因他引起的;后来竞选受挫,是他来收拾残局、开辟新思路的。这场“改革”皆有他幕前幕后的导演。
儿子象征着新的力量,是实行改革的激进分子,虽然他要求实行改革,学习西方新思想,新事物。但他没有理性思考,对于西方的思想和事物全盘接受。
堂妹夫象征着知识分子,虽然有才学,思想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追求西方的制度,只会空谈。
徐姐象征着勤劳的底层劳动者,他卖心卖力为这个家庭服务,受到了家人的尊重,但当他有权利时,却开始讨好爷爷,是思想愚昧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象征。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正受到西方很多新鲜思想与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加选择的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革”与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起了不小的冲突。“新风日劲)新潮日猛”我们家也进行了“膳食维新”的改革,爷爷提出由元首制改为内阁制,由家庭正式成员轮流执政。因为其他成员对爸爸的不满,做饭由徐姐来决定,但是大家逐渐对徐姐挑剔起来了,开始说“我们的饭四十年一贯制,快成了文物了”、批判徐姐“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凝固僵化,不思进取”、“……想不到我们家80年代过着徐姐水平的生活!”徐姐对他们的批评浑然不知,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某些变革,开始省钱,省油,把省下的伙食钱,买了人参蜂王精送到爷爷屋里,向爷爷效忠。儿子率先对徐姐发起来猛攻,他开始讲自己的理论,效餐西方,说稀饭咸菜是东亚病夫的象征,是慢性自杀,是无知,是炎黄子孙的耻辱,是华夏文明衰落的根源,提倡吃黄油面包,吃西方人的东西。从这里显示了在80年代末一起盲目崇拜西方的人,对于本国和西方文化认知不够全,一味的全盘否定和全盘接受 没有对我们的现状进行思考。
各自所提出的改革没有实现,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随着日子的过去,人们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既然秩序守恒理论名称,方法的研讨与实验便会自然降温。做饭与吃饭问题已不在引起分期的意见于激动的情绪。做饭与吃饭究竟是技术问题,体质问题还是文化观念的问题?也没有再去想 。已经认识到不讨论也照样可以吃饭。这也是思想的逐步觉醒,通过讨论他们逐渐也认识到了改革与否,最后还是自己要吃好,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才是真正可实行的事。在小说的最后,哪怕已经去到了国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房子,可是他们最常吃的还是稀饭,烤馒头片,腌大头菜,高汤与炸酱面。也彰显了对于西方的制度文化,只有于我们的本国相适应,与自身情况相适应才是最好的。一味的去学习西方文化与制度是不可行的。
在最后,当有英国的朋友来时 ,他说他不是为了吃西餐或者是名为西餐,实际是不一样的东西而来,要吃我们具有古老传统的独特魅力的饭。古老传统,独特魅力的饭,也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其实影响很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博大精深,我们更应该肯定自己的文化。在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同时,首先要弘扬和保护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民族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正受到西方很多新鲜思想与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加选择的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革”与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起了不小的冲突。1986年,王蒙与文化部一位女同志出差拉萨。这位同志每天早餐只吃稀粥、馒头、咸菜,拒绝西式藏式食品。西藏自治区文化局的一位局长同志对此开玩笑说:“汉族同志身体素质差,就是稀粥、成菜造成的,一定要设法消灭稀粥咸菜。”这个玩笑话引起了王蒙的思索,这就是小说《坚硬的稀粥》的题材和主题的由来。
http://www.dxsbao.com/art/4257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