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朱熹《偶题三首》艺术高低
以诗歌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内容,“言理”似乎并不是诗歌主流。但古代诗歌长河中,不乏将情、景、事、理各要素完美融合的例子,陶渊明的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玄言诗是叙事和说理割裂的典型,玄言诗人在诗中阐发玄理,但事理与情景分离,几乎将诗歌写成了“有韵之论文”,显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宋代诗人写的理趣诗词,也颇为直白的阐发道义,只具备了诗的形式而破坏了诗的审美意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诗与理不可共存,理趣诗中的优秀诗篇往往情理相生,在生动鲜明的事物中蕴含着宇宙人生的道理,让人读来如沐春风。例如,朱熹的《春日》、苏轼的《题西林壁》。因此,结合课上所学,我将以情景与事理是否浑然一体、具体的物象与抽象的道义是否相生相长,作为评判朱熹《偶题三首》的艺术高下的标准之一。
再来看钱钟书的《谈艺录》,材料所给的文献讲的也是理趣诗情景事理交融的问题。诸多文献列举了不少诗歌来论证这个问题。如杜甫的《绝句》《江亭》、石曼卿《提章氏园亭》、黄庭坚《雨丝》等,都体现出景中含理、以景传情、借物说理的理趣诗的魅力。同时还指出,杜甫在自然之中所体会道理,与曾点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达到的境界相似。具体来看有两种表现形式,如“迟日江山丽”与“月到天心处”相一致,即作者的体会含蓄的寓于景物之中;还有一种是“水流心不竞”,作者的体会在诗句中直接表达出来。因此,结合文献材料,我将以作者事理表达的含蓄委婉程度,也就是诗文中是否有“人”的出现,作为评判朱熹《偶题三首》的艺术高下的另一个标准。
结合以上两个标准,我认为朱熹这三首诗中《其三》的艺术水平最高、《其二》次之、《其一》最低。下面我将依次分析。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这首诗写作者随着水的踪迹去寻觅水的源头,但行到溪流的尽头却发现此地并非真源而不禁惘然。原来水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拄着手杖欣赏随处的潺潺美泉吧!这首诗按照第二个标准,“人”这个说理主体明确的出现在了三四句中,理应达不到含蓄蕴藉的标准,但我依旧将此诗定为榜首,就是因为此诗叙事、抒情、说理浑然一体、宛如天成,颇有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
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诗,依人生感悟来看,作者此时已年过中年,突然有兴致探寻溪源,但真源难寻啊,诗人不禁感慨: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诗人觉悟,何必一定要追根溯源呢?人间事物真真假假,辛苦探寻也可能是一场空,不如依仗而停,欣赏、嬉闹清泉,这才是人生是真趣所在。整首诗自然天成、妙趣横生而不忸怩造作,叙事、抒情、说理一体真切的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这时“人”的身影出现诗中,反而更显出诗的构思巧妙。
这首诗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将“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理解为对真理探寻的感悟:我们为何认为真理一定在尽头,其实真理随处可寻。作者豁然悟得万物归宗的理趣,“道”寓于万事万物之间。在叙事抒情中得出探寻真理不可固执一端、忽视过程、不顾全局,说理自然、准确且颇具情调,突破了普通借景说理的套路,实现了情景事理的浑然一体。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剩下的《其一》《其二》可以对比着来看。这里两首诗都做到了借景说理,但仍然存在艺术高下之分。
《其二》写水流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这首诗开篇就气势雄伟,形象地描绘出水在出山之时雷霆万韵的奔涌之势,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水流经历波涛来到平原之后,“断梗枯槎”都被沉淀下来,只留下一川清泉自在萦绕。全诗体现着人经历波涛取得成功的奋斗精神,在宁静高雅的境界到来之间往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这首也达到了第一个标准,但是它的情景事理并没有浑然天成之感,更倾向于一个普通的理趣诗。不过这首诗高于第一首之处,就在于它说理十分的含蓄委婉,作者并没有在诗中现身、全诗没有人的身影,这样的理趣诗处理的比作者直言体会要来的要更高妙。因此,我将《其二》列为第二。
《其一》首先描绘了山色云气,接着就云这一事物展开哲理的阐发,为什么只看到雨从云中来,而不见云从哪里来呢?可见作者的探究精神,得出万物皆有本源的道理。这首诗相较于其他两首就显得简单直接了,先写景,接着“人”出现,提出一个有哲理的问题。虽然也借景抒情了,但显得很生硬,有种为了说理而说理之感。因此,我将《其一》列为最次。
钱锺书在《谈艺录》还有过关于诗歌情景事理的评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恨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从这也可以感受出第三首与这种境界较为接近,第二、第一首就相差甚远了。
http://www.dxsbao.com/art/451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