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得到了崇尚与宣扬,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坚守优秀品行,立于时代浪潮的尖端。
先代圣贤往往倡导节俭。韩非子曾说过:“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孔夫子也夸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为“贤者”。欧阳修先生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们学习圣贤留下的优秀精神,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让节俭这一美好品质刻入我们心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确与家国命运息息相关。曾经“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极尽奢靡的秦朝最终“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正是他“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做法所导致的吗?而慈溪太后在清朝国力空虚,走向衰退的时候依然大办寿宴,毫无疑问是又给了当时的清朝一个沉重的打击,至今仍遭受唾骂。不难看出,凡是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国家,都将于深渊中覆灭。
反观新中国成立之初,虽一穷二百,但在全国人民勤俭节约的风气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高楼大厦代替了低矮平房,色彩缤纷的霓虹灯光遮住了暗沉的烛光,人民生活积极向上,中国人也可以昂首挺胸的立足于国际舞台。
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有些人逐渐忘记了初心。饭桌上常常有吃剩的饭菜,水龙头的水经常流个不停,客厅的灯光一开就是一整天。难道物质条件改善了,我们就该挥霍吗?
事实上,虽然大部分人生活条件变好了,但仍有一部分落后地区的人吃不上饭,喝不到水,穿不起合适的衣服,也上不起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省下一点饭,一点电,一点水,或许贫困山区的人就能够改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节约,应当是全社会背负的共同使命,我们应当为打造一个和谐有爱富有生机的社会而努力。
近日,众多高校也为宣扬节俭而做出一系列活动,如华东交通大学的光盘行动,学生可凭借吃完饭的空盘到学校食堂领取水果,引起了网民的激烈讨论,这一活动激励了许多学生在饭桌上杜绝铺张浪费,更是掀起了各个高校模仿这一活动的风潮,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节俭的风尚。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烽火硝烟,江山激昂,多少民族苦难,都压不跨中国的脊梁,是因为节俭的根生长在中国人心中,节俭虽是小事,但若人人节俭,必定会为社会带来大作用。
http://www.dxsbao.com/art/513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