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2001吴思倩
初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便能知道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本色的社会,既然是乡土社会,就与“乡”和“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我对“土”字印象最深。
在现代社会中,“土”常被人认为是贬义词,然而,我们每个人却与“土”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小农社会,人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这一切工作的基础首先就是有土地,人们在土地上开垦、播种、挥洒汗水,期待来年有一个好收成,“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也最明白土地的可贵,可以说,土地承载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希望。
同时,土地还成为了维系中国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乡土中国》中提到,在小农经营中,会有需要合作的地方,所以人们会互相聚居互相帮助,因而形成家庭,形成家族,形成村落、城镇,这为中国形成睦邻友好的社会创造了条件,才会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以商品经济为主的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纽带,就很难形成这样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常说西方社会的人情是淡漠的。
正是由于土地这种重要性,中国人便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我们在某一个地方有了土地,扎根下来,就会安于本乡本土,很少想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流动性是很小的。而我们在离开家乡漂流异国他乡时,往往会觉得自己难以融入,那个地方的本地人也会在产生“异乡人”的观点,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到的: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而这也是土地带给我们的归属感,就像我们在功成名就时,会想要衣锦还乡;在到达生命终点时,会想要落叶归根。
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是中国人自然朴实的象征,千百年来,华夏民族都生长于中国这片土地上,脚踏实地,砥砺深耕。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文化礼法,孕育了生灵万物,见证了文明更迭。
http://www.dxsbao.com/art/5139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