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你说不出为什么,你就是喜欢。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你就会有很多个为什么。事实确实如此,但事实如此就天经地义吗?我们做人做事就单凭好恶吗?
喜欢的事物往往出于感官的本能,无非是视听之娱,口腹之欲,温柔之乡,但多少帝王因纵情声色而身死国灭?多少国人因暴饮暴食而罹患三高?又有多少青蛙因温水而被煮死呢?不喜欢往往出于理性的分析,但支持不喜欢的所谓“为什么”,无非是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已。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单凭个人的好恶,还有依据道德和正义,还得考虑利害和得失,喜要适可而止,恶也要勉力为之。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薛秋白,身为一介书生,不得已投入革命,乃至光荣牺牲,也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光辉典范。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而做出的牺牲,他们甘洒热血写春秋,得到的是大自在,大喜悦。
http://www.dxsbao.com/art/517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