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洛阳婚嫁风俗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常云静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的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洛阳是国色天香的古都,“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洛阳民间包含着吉祥内涵的民俗活动有很多,同样表现了行为吉祥,比如婚嫁时就更多。男女定亲后,男方到女方家送彩礼,男方确定结婚日期,洛阳话叫“看好儿”。请求女方同意,俗称“送好儿”。“洛宁县民间风俗,女方收下男方送来的“好儿”,在回礼中要放一块发酵好的面团,企盼未来的女婿升官发财。迎亲路上逢古树、巨石、桥、井等,皆用红毡遮掩,并贴红纸,以示逢凶化吉。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疙瘩儿汤,汤内有大枣、花生、棉籽等,取“早生贵子”之意。新娘喝汤时女槟在旁边念念有词:“喝口面疙瘩儿,生个胖娃娃儿。吃个大红枣儿,生个白胖小儿。吃个棉仔儿,生一对双生儿。叫你喝,你不喝,俺端着就往床下泼。”念罢,就将汤碗反扣于床下。此外,在到新房铺床时,要由夫妻和睦、儿女双全者的嫂子去铺。

洛阳婚嫁习俗沿袭《礼记》所定的“六礼”(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程序。具体来说,洛阳的婚嫁习俗大致如下:

(一)议婚

在豫西洛阳,通常为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感到满意后,女方父母到男方“相家”,婚事大致同意后,媒人和双方家长要在男家设宴,宴席上男女两家郑重交换男女生辰八字决贴后,举杯庆祝,永结姻亲,不可变异。

(二)订婚

即古代的纳吉和纳征。男家卜的吉兆后遗媒人至女家互换婚帖,首先交换“庚贴”,此外,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聘礼,所赠聘礼洛阳俗称“四色礼”,多为女方所用衣物及点心食品等。女方赠笔墨、文具、折扇给男方,意盼婚成才。

(三)成婚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站,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拍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警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迎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鞭炮,新娘在迎客人的搀扶下,踏铺地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花生、枣、铜钱、硬币等物,小孩们挣抢,以示热闹。然后举行仪式:一对儿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对拜,尔后,把新娘送入洞房。仪式必须在中午12时前举行,12时后则视为不吉利。

闹房。按照风俗,在新婚的前三夜,全村老少,不轮辈份高低,都要聚到新媳妇房里闹洞房,以增加新婚气氛,俗说:“三天不论大小。”不过,当长辈的都比较规矩,只是看看笑笑,凑凑气氛,闹得最疯的主要是兄弟们和邻里的嫂子们。现今闹洞房的大多数是与新郎年龄相当过关系较好的亲戚和朋友。

回门。一般在结婚的第二天,娘家人会带着礼品到新郎家,看望自己的女儿。等到婚后第三天左右,需要新郎陪着新娘一起回娘家,而娘家人也会杀猪来热情的招待。

民间的婚俗也有许多禁忌,例如,自古以来,结婚都吹吹打打,鼓乐相配,有专门的“响器”烘托气氛。洛阳婚俗也是如此,喜热闹,图喜庆,最忌冷冷清清,让人觉得不古祥。如果谁家结婚没有鼓乐声响,邻家也觉得晦气,这是最犯忌讳的事情。

洛阳民间贺婚有“凑份子”之俗,亲友之间,最忌不行人情,不“凑份子”。老百姓认为贺婚是人之常情,“来而不往非礼也”,主家都备有一个记账簿,及时记下送礼人的姓名和礼额,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也去“凑份子”,而且送的礼额,还要略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再者婚嫁之日,来祝贺的人来多来少,并无妨碍;礼重礼轻,也不要紧。但最忌此时上门要债,因结婚是喜庆之事,这时来讨债,将大煞风景,最受主家忌恨,也会给新婚夫妇尤其是新娘心中投下阴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一些洛阳婚嫁习俗逐渐废弃或者被简化,但洛阳婚嫁习俗的基本程序一直沿袭至今。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达千年之久,是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所以以洛阳为中心的婚嫁习俗随社会的发展也传到全国各地,对全国各地的婚嫁习俗都有一定的影响。

http://www.dxsbao.com/art/5269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牛郎织女传说概述
“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故事催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促成了盛行于各地民间的“七夕”“乞巧”等…
公管院校运会运动员选拔顺利完成
(通讯员王乐雨温暖)为确定公共管理学院校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名单,10月15日及10月16日上午,公管院学生会文化体育部组织在北院田径场进行公管院校运会运动员选拔。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员有报名参加校运会的公…
《活着》中的人生道理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
《百合花》的情节结构特色
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
《雨巷》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教材分析】戴望舒的《雨巷》是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本单元学习现代新诗,重点是诗歌的欣赏,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诗言志,歌咏…
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出的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有相当部分同学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学习古诗词纯属浪费时间。确实,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即便是没有古诗词,似…
从社会文化背景研究小说中的道教文化底蕴
《水浒传》所体现的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也富有道教色彩。这一点金圣叹早已指出,他在评《水浒传》楔子的开场诗时说:“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在政治领域内,阴阳相谐相通、持中守和…
中外文化交流的差异与沟通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
公共管理学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部门例会
公共管理学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部门例会(通讯员杨粞蜓詹泽林)为使志愿者更快地适应部门工作、互相熟悉彼此、推进学生会工作顺利开展,10月12日18点20分,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于景德楼中栋111教室…
公共管理学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学委例会
公共管理学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学委例会(通讯员杨粞蜓钟婷婷)为进一步规范日常学习事务,推进工作顺利开展,10月14日18点20分,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在至善楼106教室举行了2022级学委第一次例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