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阳光学院 表白中国传统节日,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

来源:阳光学院设计学院 作者:阳光学院设计学院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理性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转发,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让我们一起表白中国优秀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后)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 、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冬至节

(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除夕

(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等。

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在此,呼吁同学们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

http://www.dxsbao.com/art/527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以辩明智,“辩”响青春|阳光学院设计学院第四届新生辩论半决赛回顾
一字一句皆是语言的美丽,一证一驳皆是逻辑的趣味,继阳光学院设计学院第四届新生辩论初赛后,2022年10月18日,辩论半决赛继续拉开帷幕,在初赛胜出的四支2022级新生代表队伍参与接下来的对决。各班代表团激烈的…
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五班团支部
【团立项活动】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团支部名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第五团支部【时间】11月1日【地点】线上【主题】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为认真贯彻落实…
阳光学院设计学院 应用型课程建设成果展:《文化调研与动画研究》
课程名称:《文化调研与动画研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理论课主讲教师:邓微宾讲师讲授班级:2019级数字媒体艺术3班一、课程简介文化调研与动画研究是专业必修的理论课,本课程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与民族文化传…
阳光学院 “战”疫篇‖青春志愿行 助力疫情防控
有人说,疫情是无情的但它挡不住温情阳光设院学子用爱与力量积极投入志愿活动成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用暖心行动书写校园的阵阵暖意提醒大家带好口罩检测体温排队取件在志愿者的努力下驿站现场秩序井然他们…
电气院11月份“餐盘回收”志愿者活动圆满完成
2021年10月,为了加强常熟理工学院校园文明建设,提高理工学子精神内涵和环保意识。常熟理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特开展了“餐盘回收”志愿者活动。餐盘回收主要是帮助倒掉食物垃圾,以减少食堂…
奋楫笃行,携手共进——温大教育学院举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新闻宣传工作指导会议
新闻宣传工作指导会议为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水平,全面提升新闻宣传质量,11月4日,我院于南校区9C—301会议室举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新闻宣传工作指导会议,院党委副书记彭小媚、院学工办主任严晓秋…
疫情下大学生丰富生活的方式
疫情封校,大学生足不出“校”,甚至一些高校大学生,足不出“寝”。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些同学在封校封寝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还有一些同学,却面临着光阴虚度的危机。…
二十大时光|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4日上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团委在综合楼211多功能厅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青年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五个认同”进校园演讲比赛决赛
11月4日下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学习二十大·同心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进校园演讲比赛决赛在综合楼211多功能厅举办,经过各二级学院初赛筛选,共15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在《中华人…
三亚学院:社会学院师生三下乡——领略宋氏红色文化,走访云上特色产业
暑期三下乡——领略宋氏红色文化,走访云上特色产业为响应政府号召,建设美丽乡村,弘扬当地经典红色文化,来自三亚学院社会学院的同学和老师于2022年6月22日来到文昌昌洒镇开展为期两天的科普行实践活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