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凤图腾的思考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一章《龙飞凤舞》读后感
我国是尊崇龙凤的国家,龙凤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凤文化最早的具体形式可以追溯到龙凤图腾。
那么龙凤图腾是凭空出现的吗?很显然,不是的。据李泽厚先生所说,上古图腾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是物态化的活动。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红粉,做出诸如此的“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这种物态化活动的成熟形态就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也就是远古图腾活动。
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对于他们不仅仅是动物共有的生理刺激作用,而是动物不具有的观念含义的提供。换而言之,红色已经在人们的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红色拥有了主客二方面内容:客观方面,自然形式中积累了社会内容;主观方面,官能感受中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与理解。
自此,区别于工具创造与劳作的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即原始巫术礼仪真正开始了。山顶洞人的“装饰”与“红色”运用,不是为审美而制作,而是原始图腾活动。审美和艺术此时仍蕴含在图腾活动中。
众多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标识多为龙蛇。上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山海经》中的形象大多也是一群龙蛇。除此以外,《山海经》中还有“烛龙”、“烛阴”的怪异形象。闻一多先生认为,“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部落们通过战胜融合,将其他氏族的图腾融合起来最后逐渐演变成“龙”。凤也类似与龙,是由玄鸟、五彩之鸟神化的形态。
这足以看出,龙凤图腾由多种图腾融合而成,本身就应具有“丰产”、“多子多福”的祝福意愿以及融汇自然、崇拜自然的含义。龙凤图腾的显著含义特征应为“融合”与“吉祥”,我认为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龙凤图腾是战胜其他氏族后融合了它们的图腾所形成的,二是图腾其本身是正向、积极的巫术活动,是人们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祥瑞活动。章学诚在《易》中曾提出“人心营构之象”,指的就是人类的主观想象,而它的唯一物质来源便是“天地自然之象”,即客观世界。龙凤图腾的产生也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由客观世界产生。
在李泽厚先生看来,龙凤图腾是原始艺术——审美,但又不是。它们是艺术,原因在它们具有艺术的形式,在后人抱有审美的心理在去欣赏它们时,它们便成了艺术,但它们又不是艺术,原因在于它们创造之时只是为了实用功利性的巫术活动,只是观念仪式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
在李泽厚先生看来,它们是山顶洞人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符号化。原始歌舞也是由这种图腾演化而来。原始歌舞图像的记录表明他们仍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作用,这图像既是写实的又是寓意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
龙凤图腾由多种动物复合而成,我想,它的出现应与原始农业的发展也紧密联系。龙应是由蛇、羊等动物复合而成;凤应由鸡、鸭等动物复合而成,这些动物是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很多也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在我看来,龙凤图腾不仅是氏族融合的表现与强者、太平的象征,富有人类社会中的意义价值;更是代表人与自然圆融、和谐共处意愿,表达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富有天人关系的考量与期待。
综上,从李泽厚先生对龙凤图腾的思考,可以看出,龙凤图腾是人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文明中对于龙凤的崇拜大抵从龙凤图腾开始,龙凤图腾寄予着人对社会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着人们对于强大、和谐、圆融的希冀。此外,从图腾的由来也可以看出,每个美的产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演变转换,有种“物竞天择”的意味。
http://www.dxsbao.com/art/5291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