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孤独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变迁,阐述了现代社会孤独问题盛行的原因,并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处理孤独和自我以及社会的关系。以下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首先,关于孤独含义的历史和文化变迁。本书介绍到“孤独”一词在19世纪初开始频繁使用的,在20世纪达到高峰。在18世纪前,孤独指的是一种身体体验,仅仅表示孤身一人的状态,较少带有情感意义。同时它更多出现在宗教情境中,此时更多人愿意通过身体性的独处与上帝交流。到20世纪早期,孤独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指与大脑运作方式有关的精神问题,强调个体之间的低共同价值和高度孤立。到了21世纪,孤独则进一步强调个体情感上的疏离和匮乏,缺少有意义的社会联结。在本书中,作者将“孤独”定义为一种情感的“集群”,混杂愤怒、怨恨、悲伤,到嫉妒、羞耻、自怜等多种情绪。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出现的现代性危机而逐步变为了一种情感上的“流行病”。这让我不断意识到,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想法或者观点,都有可能有在历史上的起源,和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而出现的变化。当我们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去探究其发展的过程时,就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看清背后更加深刻的意涵。
其次,关于现代孤独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类。一是思想信仰的变化。在《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中提到,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主张的理性主义打破了宗教信仰迷信的蒙昧,宗教信仰不再成为共同默认的信仰,产生了多元价值观念。但同时,这种科学理性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无法为多元观念的这种价值判断提供确定的解答,因此造成价值多元的同时人们不再有信仰和思想上的确定和归属感。因此,人们会因自身缺少确定唯一的意义感,和社会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而感到孤独。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渐变为极力追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其中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是过度个人主义的表征。物质主义的本质上是一种人们确定自我和社会关系的思想途径。当一个人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个人财产来自我定义,而且通常与他人处在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损害了社会联结,削弱了个体满足亲密关系需求的能力。它对于孤独来说,使得人们在物品中寻找一种沟通情感、免于孤独的方式,但过度的物质主义反而加剧了人的孤独,造成了更大的匮乏感。同时,对物质主义的追求还导致了消费主义,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消费,反而更加强化了孤独。原因在于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特点使得人们无法感知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它逐渐代替了人们的线下交流,却不能提供线下交流给人的责任感和有意义联结,反而使人们之间更加孤立。三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人们从农业社会的群居转变为工业社会的独居状态,并造成了持续攀升的居住成本、通货膨胀、移民等等城市问题,也就为人们产生孤独感创造了物理环境。总之,这让我意识到孤独现象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涉及到从思想到制度到个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了解这一现象并去思考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最后,关于我们自身如何面对现代孤独的问题。作者认为,现代孤独对于个人来说核心是缺乏与他人之间的有意义的社会联结,而在面对孤独的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转变视角看到孤独的积极面和学会独处来进行改善。孤独的积极面在于它以创造性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孤独也是我们智力和情感上的礼物,它可以支持创造性的思考和活动,也能促进情感的疗愈。既然孤独充当了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缓冲,给人提供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的空间,孤独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独处来探索自身的情感深度。正如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到,孤独具有使个体生命变得饱满的美。他将孤独分为情欲、语言、思维、革命、暴力和伦理六个方面。比如他认为情欲孤独是个体从了解自己身体到内心的探究过程,给了个体触碰生命本质的机会。又如他认为思维孤独是对结论限制的反抗,孤独是思维的开始,当个体走出群体时,可以反观群体的状态、对自己进行内省,对于思考和思辨的坚持的孤独带给人饱满的喜悦和生命的圆满。因此,这让我意识到,孤独的全景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映,但如何看待和面对孤独这一问题,我们自身是具有主动性的。当我们积极转换看待孤独的视角,我们也就能不断发现孤独的积极意义和美好之处。
总之,本书帮助我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理解现代孤独的产生和发展,也帮助我用积极和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孤独的问题,更加让我意识到与他人之间有意义的联结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http://www.dxsbao.com/art/541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