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交响曲》是台湾作家陈黎的一首图像诗。此诗形式很特殊,全篇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由无数个重复的“兵”字组成;第二部分“乒”、“乓”两字交错,到后面分字间出现了空格停顿,停顿渐渐变大;第三部分则全部成为的齐整的“丘”字。初读此诗,便被这浩浩荡荡的文字群震撼到,接而反复诵读此诗,再联想到诗歌的题目——《战争交响曲》,便明白,作者是用这兵、乒、乓、丘四个字的重复,刻画出一个战争情景,让人们听到战争的声音,警醒世人珍重现在的和平。
《尚书•尧典》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声音”在古典诗歌中便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近年来,诗歌“声音”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如学者刘秋成所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声音’是诗歌的灵魂。”而在《战争交响曲》中作者便把声音这一意象塑造地十分巧妙,从题目“交响曲”便可得知,声音对于此诗的意义。本文将从《战争交响曲》内容的出征时、交战时以及战争结束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这首诗歌的声音意象。
一、战争开始前:铿锵有力的出征之声
诗歌的第一段中,即士兵出征之时,一直重复着“兵”这个字,短促而有力。兵,是两条腿的雄兵,更是士兵们出战时发出的声音。
雪莱认为,“诗人的语言总是含有某种划一而和谐的声音之重现,没有这种重现,就不成其为诗,而且,姑且不论它的特殊格调如何,这种重现正如诗中的文字一样,对于传达诗歌的感染力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在《战争交响曲》中,重复手法的运用是最明显且独特的,这种相同或相似的艺术往往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战争的声音更加突出。
在一排排一列列的“兵”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准备上战场的士兵们,他们排列整齐,铿锵有力,步履昂扬,无不体现着他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从文字“兵”下,人们仿佛能听到,成千上万的士兵们出战时铿锵有力的踏步声和呐喊声,仿佛能听到响彻云霄鼓舞士气的战鼓声和随风摆动的战旗声,这是士兵们出征时的力量,更是士兵们铿锵有力的出征之声。
二、战争进行时:双方交战的厮杀之声
诗歌的第二段由“乒乓”二字构成,乒乓,是一条腿的伤兵,更是战场上双方交战时的声音。
斯图亚特认为“分析诗歌的意义不应该脱离产生这一意义的声音模式,韵和节奏并不是人为地限制诗歌自由的表现方式,而是生命自然存在的‘必须条件’,是诗歌自由的源泉,而不是限制。”也就是说声音的表达离不开韵和节奏的组合。诗歌的第二段一直重复“乒乓”二字,增加了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正因如此,使得诗歌的声音更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乒乒乓乓”既是士兵倒下的声音,更是兵器碰撞的声音,是枪林弹雨声,更是炮火轰鸣声,是奋勇作战的士兵们的嘶吼声,更是受伤士兵们的痛苦的哭喊声……
在诗歌第二段的后半部分中,乒乓两字的间距越来越大,体现了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士兵的人数越来越少,战争的声音也随之越来越弱,空白处又像是死亡骤临的声音,寂静的声音,直至完全消失。就像交战时的声音:它们远近有别,有轻有重,有疏有密,有高音部和低音部,有死一般寂静即声音停顿和休止,从而组成一部壮丽的战争时的交响曲。
三、战争结束时:“此时无声胜有声”
战斗可以用有形的冲锋陷阵、杀声震天、炮火齐鸣去表现,也可以用无形的声音去描述,它所达到的效果也同样是激动人心的。
诗歌的第三段由“丘”字构成,和第一段相同的是,重复一个字,整齐划一;与前两段都不同的是,这一段的“丘”字是没有声音的,格外寂静:没有厮杀,没有怒吼,更没有枪林弹雨,然而,此时虽无声却胜有声,使人们的想象向着更 深之处延伸和扩展。
丘,本义是土山,春秋时以丘称葬地,后来,有用丘墓、丘冢、丘坟等来泛指坟墓。在本诗中,丘是指沒有腿、再也站不起来的亡兵,是亡兵们一座又一座的坟墓,更是无声的死亡。
一个个“丘”字,像是一座座坟冢。“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带来的是流血和牺牲,是家破人亡,是无穷的灾难,战争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无穷无尽的痛苦与牺牲,作者用重复的“丘”字,表达出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反抗却又无奈之情,以及对和平深深地向往与渴望,这是诗歌无声背后的作者的声音。
结语
“文字是有声音的”,这句话在《战争交响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战争是艰苦的,同时也是残酷的。在战火纷飞的文字战场上,体会文字背后的声音,体会作者用声音描绘出的士兵们的形象与力量以及不同时期的战争场景。
《战争交响曲》这首拥有独特形式的诗歌,是震撼人心的,作为读者,透过《战争交响曲》的外在形式的表现——重复的“兵乒乓丘”文字,仿佛真的能听到那出征前响彻云霄的战鼓声、交战时震耳欲聋的炮声和爆炸声,还有战争即将结束时那死亡骤临的、寂静的声音,这才组成了一首真正的“战争交响曲”。
“我们讨厌任何形式的战争,我们都期待和平”,这是作者通过《战争交响曲》无尽的战争的声音真正想要传递和表达的,和平的声音,才是战争最后的最好的结局,警醒着世人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
http://www.dxsbao.com/art/544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