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当代著名天津籍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奇人”,他就是——刷子李。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刷子李”是一个绰号,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呢?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请你。刷子李是一个粉刷匠,他粉刷的技艺十分高超。
确实如此,清末民初,天津作为港口要道,市井中三教九流卧虎藏龙,个个身怀绝技。冯骥才把他们的故事写在了这本《俗世奇人》之中。
可想而知,姓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叫——刷子李;姓张的,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便叫——泥人张;姓魏的,做风筝的手艺令人称绝,叫——风筝魏;姓刘的,刻砖技艺出类拔萃,便叫他——刻砖刘。活学活用,真了不起。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刷子李”这位俗世奇人。
二.初读
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刷子李“奇”在何处?课文中哪一自然段进行了概括的描写。好,开始吧(巡视)
嗯,书声琅琅,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现在你们能告诉老师刷子李“奇”在何处了吗?你已经跃跃欲试了。是的,第 1 小节就告诉了我们,刷子李的刷墙技艺奇高,他还给自己立下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艺高人胆大,瞧, 刷子李就是这样一位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俗世奇人。
可是真有人相信有这样一位奇人存在吗?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 2 小节,最后一位男生。人们只觉得这是传说。那文章中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这一“传说”,是通过谁的视角来写的?对,他的徒弟曹小三。按照这样的发展能不能给文章分分段呢?你已经跃跃欲试了,请你。很好。第 1 小节简化成一个词就是——传说;2—11 小节就是通过曹小三的亲眼目睹见证了刷子李的名不虚传,也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印证。
谁能由此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位女生。课文围绕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以曹小三的视角,讲述了他学徒头一天的所见所闻来印证“传说”。
三.精读
下面我们就跟随曹小三一起去见证刷子李的“传说”,默读课文 4—6 小节,找一找能表现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句子,在旁边做好批注,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相互交流,等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相信已经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你先来说。我们一起跟她看到第 5 小节“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老师发现你在读的时候重点突出了“尤其”“谁能”“可刷子李”这些字眼,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噢,这里将刷子李和别人进行了对比,说明刷子李一滴浆也没掉,他的蘸浆技艺与众不同。果然理解了意思,读的就不一般了。这里的“浆”是本节课的生字,是指较浓的液体,我们一起来书写这个字。若是蘸了浓稠的粉浆往墙上刷,一般
的人肯定也会一滴不掉;可刷子李蘸的是稀溜溜的粉浆啊,可见他的技艺奇高。你也想表达。“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说明粉刷技艺高超, 效果好。你想补充。匀匀实实一道白是刷出来的,白得透亮是看到的,白得清爽是心理感受,层层递进,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掌声送给她。同学们,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要特别选取“刷屋顶”这个场景?为什么不选刷墙面,刷地面呢?你有想法了。刷屋顶难度最大,这样才能凸显技艺的高超。
那他是怎么刷出来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学得很专注,请你来分享。“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让你感受到刷子李刷墙时动作是舒展自如的,心情是轻松悠闲的。是的,刷子李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表现得非常自如。你也想说。这一套动作非常得娴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没错, 刷子李的这般技术行云流水。你还有补充。“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极富艺术感和节奏感,让人觉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刷墙了,简直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 刷子李刷好的雪白屏障就像一件艺术品。你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曹小三见证了刷子李粉刷技艺奇高,果然名不虚传,那他还见证了刷子李哪些奇特的规矩呢?你说。第 4 小节“一天只刷一间屋子”“果然一身黑衣黑裤”,
说明刷子李艺高派头大,非常的自信。还有吗?你来补充。第 6小节还写了“一墙一歇一烟茶”的奇特规矩。作者写这些规矩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我们把机会留给还没发言的同学,请这位女生。没错,也是为了反映出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不错,读出了一种气定神闲的高手风范。
四.总结
通过曹小三对师傅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的见证,奇人刷子李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除此之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研究。下课!
http://www.dxsbao.com/art/549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