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的三下乡宛如昨日光阴,孩子们可爱的面孔,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喊着一声声老师,都无法让我忘怀,我以为,这里的一切,都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仿佛还记得去年我们在校门口喊着“星火点燃世乔,教育延续大爱”口号时的崇高使命感,还记得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的情境,孩子们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都注视着我,等待着我传授知识。由于这是一所乡村学校,也因为政策的改革,村小学的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要转移到镇上的学校,只留下低年级学生,因此,全校师生总共也才五十来人,其中包括六名教师。这里硬件设施简陋,师资缺乏,这里的孩子无法像城镇孩子一样能够接受到丰富多样的艺术教学,只有最传统的文化教学。我们来到世乔支教,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知识。
今年我又回来了,以指导小老师的身份回来了,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和蔼的校长,热情的村民,可爱的孩子们……回到这里,感慨良多,我没想到,虽然去年只有短短十天与他们相处,然而一年过去了,他们还没忘记我,当他们第一眼见到我的时候就跑过来抱着我,喊我的名字,孩子们的拥抱,让我无法不为之动容。我想,我再次回到这里来是正确的,不仅因为我忘不了去年我当老师时的责任感和喜悦感,还忘不了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两次的下乡支教实践让我总结出,孩子们最喜欢上的就是手工课和绘画课这种有趣且动手能力强的课程,他们平常也没机会学到这些课程,所以,他们格外珍惜手工课和绘画课。因此我认为,老师不止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还更应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多的刺激,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着探索世界的欲望,如果说老师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朴素,学校资金设备不足,无法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这也是农村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又让我想起了2017年高考放榜时,北京二中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底的,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长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多很多捷径。”这段话很让人扎心,但同时也该让我们反省农村教育的问题。世乔小学就是一个农村教育真实的例子。世乔村是一条自然村落,许家姓为村子的主要姓氏,以种植和加工富贵竹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由于无法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所以当地的富贵竹产业一直无法蓬勃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也造就了该村子仍保留着原始村落生态。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就被局限在这一小片区域,他们无法接触更多的人事物,自然得不到更多的环境刺激,思维和眼界也无法得到拓展,犹如被固着在一个小方格里。中国有句古话:“农之子恒为农,商之子恒为商”,由此可见,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客观环境,不仅需要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教育模式的突破,这也是我们这些教育人需要去努力的。
但是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优秀的教师更愿意在大城市工作,而乡村学校却无人问津,乡村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身兼多科,在教学上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而且还会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而形成这种现况的原因不仅是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和生活环境上的差异,更有着思想上的不足,认为到农村教学是要吃苦的,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因此师范类高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端正师范生教育思想的意义所在。但是除了高校要加强师范生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培养,政府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待遇和福利补贴,加大对农村教育领域上的财政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再次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不由得感叹,他们同城镇的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悉心培养,支教实践活动已过去大半,希望在剩下的日子里,我们能尽我们所能,给孩子们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今年花开盛夏,有你,有我。也希望来年的世乔,支教之火能继续燃烧……
http://www.dxsbao.com/art/618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