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用回忆浇灌心灵的荒原 ——读《朝花夕拾》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冯骏潇

我见过这朵花,记得她落下枝头时依旧鲜艳,露珠颤巍巍地停在花瓣上。回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它发生的时刻,你很难说出它有着什么样的启示或是隐喻,但它就那么停留在了那里,像这落在所行之路上的花朵。行至黄昏,人已倦时,即使花朵的水分已被蒸干而蔫缩成一团,但我还记得她鲜妍的姿态。这朵花开在我的生命里,她以回忆的形式构筑成我生命的一小块。在我怀着厌倦的落魄之时,回忆使她再度生长在心灵的荒原之上,带来雨水,提醒着我是怎样一步一步走来的,又将向梦想里开满鲜花的山坡走去。

这是我第二次读《朝花夕拾》,隔着十年的光阴再读此书,我也成了那个俯身拾花者。彼时读此书,鲁迅先生还是教科书中手持一支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锐利形象,是以笔为刀的斗士。对于其中散文的理解也来源于课堂中的解读,诸如“《五猖会》批判了封建时代家长对孩子天性的束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抨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方法。”但那时,即使努力地记下了这些课文内涵,所余印象最深的,竟还是百草园里酸甜可人的覆盆子。今天再读此书,沿着鲁迅文字的脉络踏上他走过的道路,发现路途的终点并不是被人们捧上神座的文坛革命者,而是一个走过而立之年,正处在失意与彷徨里的中年男子。他回过头来,反顾起如大地一般安宁的过往,在回忆的花朵里汲取生命的力量,再度拾起希望。而正如我少时仅仅向往书中的覆盆子那般,今天,我依然不是评论者,我只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游客,走在名为“鲁迅”的道路上,去看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的纷繁历程。

从绍兴的烟雨中走过的童年里,偏好饮墨的隐鼠之死使“我”与猫彻底势不两立;肥胖的长妈妈总有着一堆琐碎奇怪的破规矩,这个与“长毛”打过交道又目不识丁的女人却带给了“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令人恐惧的《二十四孝图》使“我”的“孝子梦”彻底破碎;五猖会上父亲让“我”背下的“粤自盘古,生于太荒”浇灭了游兴;“我们”趁着先生读书入神时将手绘的纸糊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岁月在头顶四角的天空中流走,走向青年的路途中,开出千奇百怪药引的“名医”来了又去;在“我”的一声声呼唤中走向死亡的父亲终成回忆;雷电学堂里满是螃蟹态度的二班生没能挡住“我”望向《天演论》中广阔天地的双眼。东渡日本后,黑瘦的藤野先生在“我”的笔记上一笔一笔地批注时,日本学生为枪毙中国人的画面欢呼着。喜与悲交杂着,“我”继续行走在人生的路上。于是看到了祖国深陷于荒芜的迷宫,弃医从文,行至中年,有两杯浊酒,一位旧有嫌隙的故知范爱农,三言两语,前仇尽释。一同躬耕于教育事业,却走散于造化弄人的路口。最终,那是夜半酩酊大醉时的溺水,使得“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舟。”人事如走马灯纷纷闪现,在重温那旧的意味中,悄悄指向了“我”的前路。当这些细小的、零碎的,却又真实可感的“意味”被一一诉诸笔端,我们能够感到一种更为深切而温暖的,爱意。这份爱意愿地母永安长妈妈的魂灵,后悔搅乱了父亲死前的安宁,提醒自己时时望向藤野先生的面容,思念着菱角、茭白、香瓜的气味,对范爱农的离世怅然若失。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人物走出书页之中时,他们背后承载着作者无声的恳切凝望,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他们的永生,时时被遥想。

过往诸事,经历时或觉迷茫困厄,只有在与之相隔一段岁月与心灵的距离,反复回顾后,那所谓“旧的意味”才往往在日暮里水落石出。鲁迅不是一个沉湎于回忆的人,拾起花时,他已不复青春年少,人生的阅历渐渐融入了其回忆的视角,于是他以“狗、猫、鼠”之喻讽刺伪善之人,痛指妨碍白话者,笔调冷酷地撕开了《二十四孝图》中以孝为名压制人性的虚伪面具。这是他直面回忆的真相,从中汲取出针砭时弊的力量,在坚定生活信念的同时,发出了自己的呐喊。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人的命运就如阴晴不定的大海中一叶形单影只的轻舟。父亲病了,他却在“名医”千奇百怪的药引中感受到了这个社会也病了,更加让人痛楚且无力;范爱农的落水,像是另一个失意的自己在救国无门中的悲哀中静悄悄地撒手人寰,“如水消失在水中”。于是鲁迅不停地写着,不怕得罪任何人地写着,即使只有一个人因着他的呼唤循声而来,他都要站在这满目疮痍的大地上,站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身边,牢牢地站出为人的尊严。鲁迅的确是个批判者,但在这本书里,他卸下了大半的盔甲,用温柔敦厚的手掌,一遍遍摩挲着那残损破碎的大地。真正能够感动后人的,是那些冷静笔调中包含着的温热目光,是力透纸背的爱与真诚。

而这份力量不来自于别处,来自于那人生途中一朵朵现已枯萎的朝花,她们在鲁迅的回忆里重新绽放,使他的心灵不再荒芜,他知道自己曾走过怎样的路,看见过怎样的风景,又希望奔赴怎样的前程。即使拾起花朵时已是日暮,鲜热滚烫的热情已被时间扑灭,然而黄昏时刻亦有光与余热,就在此时此地,在过去和未来两大黑暗间,以不断熄灭的现在,举起泥土、思想、自立和担当。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重读《朝花夕拾》?或许沿着鲁迅的回忆之路,就是紧贴着那个时代的中国,在枪炮和符纸呛人的烟火中,我们依然可以同时闻到花朵的芬芳。也正是这些花朵,指向了永恒的希望。

http://www.dxsbao.com/art/624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借壳净水调研团深入商都水司访谈实践
2023年8月8日,借壳净水调研团成员开展了相关访谈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线下采访了孙博主任。了解污水处理主要需求为了让项目研究更贴近现实,充分了解社会对“借壳净水”的需求以便展开后续工作,团队访问了水司…
青春“三下乡”——张家村|禽畜粪便化为宝,循环生态养殖好
8月1日上午,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烟台市龙口市张家村,在对当地“龙口市钦悦臣果蔬专业合作社”走访的过程中,经负责人的介绍着重关注了合作社养殖…
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让青春续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本报告通过对某社区志愿活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意义和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了志愿者的动机、参与方式以及对社区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
西农三下乡:深入草莓生产,树立爱农情怀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暑期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作为一位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我深感这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青春服务街区工作,实践增进民生福祉
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暑假再次来临,社会实践活动也伴着这个童话般的夏天如约而至。为了缓解街道办事处人员紧张的情况,同时也学习一下社区服务经验,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夏志愿行,服务献温情”…
巢湖学院三下乡活动:探寻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2日电(通讯员牛梦琦)为了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加强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023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百年征程心向党,青春奋进正当…
暑期公司实践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培团队2023赴庐江县乐桥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导语:2023年7月9日至12日,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外国语学院云培团队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乐桥镇开展“普天同乐,桥连你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沿着乐桥的绿水青山,云培团…
湖北学子三下乡:重游故里,缅怀英烈
湖北学子三下乡:重游故里,缅怀英烈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战争”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近日,响应国家号召,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8月9日湖北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