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哲学的门与路 ——读《哲学起步》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冯骏潇

读罢《哲学起步》一书是在一个寂静的傍晚,我走向一条乡野小径,试图效仿卢梭在孤独的散步中遐想。所思考的,还是那几个数千年来不断叩问着人们内心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要到哪里去?回想书中将这三个疑问以哲学的术语表达为:人的本质问题、自我意识的本质问题与自由的本质问题。忽然感到自己置身于永无止境的历史长路,我站在这头,回过身来就能望见千百年来人类对所谓“本质”的执着探寻,在每一种试图接近本质的猜想与解释中,诞生了智慧、道德、艺术、美……这探寻跨越千年,至今从未停止。《哲学起步》带我穿越了人类漫长岁月的发展历程,来到了名为当下的新起点,与我一起推开了哲学的门。门后的路形状未知,它需要我、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去定型与丈量。抬起步子向前迈时,我开始了对此书授与我的观点的反思。

在人的本质问题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语言的动物,并以此为政治的基础,而就在相近时期的中国,荀子却言“明分使群”,认为政治在先,语言为政治服务。回归到历史的视角,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正是由古希腊城邦民主制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这两个不同的社会文化土壤所孕育的。前者商业更为发达的环境促进了人们平等自由的交流,也在交流中共建了群体,而后者则在农耕环境中体悟出了四时天地的无言,只有在政治的力量下,语言才有其“命名”的权威。因此哲学扎根于每个时代中,是各种时代的因素所催生的不同的思考与观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人类不断更新着对于人类本质的看法。作者在第一章中提出了一个相当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即“人是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的动物。”相较于“人是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携带”言明了人类已经把一些自己所制造的工具看作自身的“一部分肢体”,作为与自然界交互的“中介”,说明人类已经具有判断工具价值,将间接性的目标纳入直接性的行为中来的能力了。这一说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类超乎其他物种的智慧。然而,正如古道尔发现黑猩猩利用树枝这一简单工具去掏白蚁窝,我觉得“携带”一词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将一样工具带在身边。当黑猩猩具备了用无叶子的树枝可以掏白蚁窝获得食物的认识时,它其实已经具备了某种工具思维,这种思维不是像树枝一样可以直接丢弃的,也没有研究证明其使用一次工具后就将这种方法抛之脑后,因此我可以假设这种工具思维使它与自然界产生了一种具有更长远意义的连结,遇到下一个白蚁窝,它依然可以根据过往的认识去制造简易的工具。这也是一种获食工具意识的“携带”。同时,根据现有的科学调查,上埃克塞特大学乔利恩·托斯坎科(Jolyon Troscianko)博士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克里斯汀·鲁兹(Christian Rutz)博士在《英国皇家生物学快报》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生活在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乌鸦会用喙将小树枝前段掰弯成钩状,再利用这种钩棒工具去树洞中掏取食物。在微型摄像头的记录下,乌鸦非常担忧失去钩棒工具,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钩棒,如将其暂时储存在一处隐秘的树洞之中,并会取回钩棒进行再利用。我认为这已经是携带工具的一种低级体现,乌鸦对钩棒工具的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会以转移等方式尽可能地保护钩棒为自己的下一次觅食服务,因此我很难不认为乌鸦已经把钩棒视作自己“延长的肢体的一部分”,从而与自然界产生交互。无独有偶,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化生态学家汤姆·特雷金扎(TomTregenza)教授与其研究团队发现,章鱼会将海中的椰子壳叠起来搬回住所,将其摆为扇贝的形状,遇到危险时藏身。这其实也是章鱼在形成对椰子壳这一工具能藏身的认识后,通过携带,储存的方式为自己提供一个临时蔽身所的体现。虽然这与人类所能做到的“将石锤携带在身边进行长途迁移”有较大的差别,但是,作为一种低级的制造、使用、携带工具的动物的行径,这已经对作者所提出的“人是制造、使用、携带工具的动物”这一本质定义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其定义的人与动物的边界在真实的科学研究面前趋向模糊。因此我认为这二者之间还需要更清晰的划分。作者从“携带工具”出发,将人的直立行走与人性结构作了层层推进的逻辑分析,形成了其较为系统的人的本质观。这种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非常值得学习,但我认为其正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去认证,此书为我打开了智慧的门,而我们仍走在追问本质的路上。

思路随着脚步继续向前,田野间的一汪水潭倒映出了我行走的模样。我忽然想起古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纳克索斯化作水仙临水自照,人类在历史的漫漫长途中一次次站在生命的河畔审视着自己,问着自我的“倒影”:“我是谁?”在自我意识的本质这个同样深刻的问题前,哲学家们在对外在世界的审视中不断反思着自己,用一生的思索与实践试图圆满德尔斐神庙上镌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此书将人置于原始时代,与自然交互的最初,由携带工具所可能形成的符号思维与命题语言模式出发,在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中分析了人类发展史中自我意识的演变。就好像书中所言,因为自我意识是带有“自欺”性的,我们很难做到真正将自我从现实世界中剥离,但我想,人类一直在追求自我的终极自由之途上,即使找到自我意识的本质很难,我们也在对自我的审美认知、反思、忏悔、怀疑中以真诚的姿态面向内心,面向现实世界,以此推动人性的发展与历史的前进。追问“我是谁?”已经不一定需要什么准确的答案了,追问本身,因疑惑而不断展开的自我修养与生成本身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阵风从无穷无尽的原野中向我吹来,像是人类解放双手后尽情奔跑在大地上所感受到的:自由。现实世界的自由似乎总受制于未来的考虑与社会的约束,而一部分人在脱离物质生产的劳动分化中开始从事精神生产,在对超越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中,构筑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大厦,自由的真正本质也缓缓向人们敞开了大门。自由作为一种人类在精神上所追求的至高目标,它需要人类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接近那个自律的目的王国。在我看来,自由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不可到达的目标,它也是哲学中我们开启的门与踏出的路。人类不断以革命、改革推翻着抑制自由的力量,向着自我解放进军,自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选择,也是实践中我们可以具体感知到的一种纯粹的幸福与满足。一切哲学都应立足于人类自身,而后生长出信仰与自由。

在哲学的漫漫长途中,我们携带着那三个问题叩响了人类发展史的大门,在智慧的积累与不懈的摸索中不断前行,跨越沉沦向着解放全人类的彼岸进军,“我”的本身就是军旗。

http://www.dxsbao.com/art/6251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面向青山
向青山二十二岁那年考上了北方的大学,他第一次坐上了绿皮火车,离开了家乡。那是九月的一个清澈明朗的早晨,向青山再一次站在山头,看绿皮火车从远方山峦的交界处缓缓驶入。这一次,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只能…
“躬行实践,服务人民”就业岗位见习服务实践
“躬行实践,服务人民”就业岗位见习团实践体会本次我们就业岗位见习团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为“躬行实践,服务人民”,旨在通过参与不同就业岗位的见习,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并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报告…
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
迎着朝阳空气中氤氲着的泥土的清香伴随着小朋友们的脚步一同进入了校园,教室里同学们照例拿出了自己的暑假作业开始认真做题,我也及时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下课后同学们说想玩丢手绢,我说我不会,孩子们…
即世间而超世间
苏格拉底曾言:“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一个睁开双眼审视自己生活的人,必然会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做出相应的判断。而在这其中,关于行为与意识的是非…
传承中华文化,倾听戏曲柳腔
柳腔艺术作为我国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为了深入了解柳腔艺术的魅力,实践队伍选择前往柳腔艺术中心,与艺术家们近距离接触,并观看他们的精湛演…
传承红色基因淬炼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10日电(通讯员窦锦伟)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先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8月8日上午…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药材薄荷篇
薄荷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清凉的气味和味道。薄荷属于唇形科植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并被广泛用于烹饪、草药以及口腔护理产品中。薄荷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薄荷脑(menthol),它是一种通过…
“稻”出书香 “谷”入法度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将项目化课程带到乡村,以美育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25日及7月31日上午11时,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文青传薪火”实践队在汕…
点点烛光,照亮健康之星火
“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关注大学生心灵健康,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心栖云端“理”青春实践队有这个职责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