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谈美》其中的一篇,有些许感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最初听到这个话,我还认为是不是惠子故意要和庄子拌嘴所以才这么说的,鱼儿在水里游的那么欢,显而易见鱼儿是快乐的呗。不过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还真不一定。不过庄子的回答也是有道理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说你是不能代替别人的,就不能够准确知道别人内心的想法。你不是鱼,你就不能说鱼一定在水里出游是快乐的,你不是我,你就不能说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人判断事物的好坏等其他品质时多数都是主观臆断,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模拟别人的情感。为什么庄子觉得鱼是乐的,是因为他自己觉得在水里出游这件事是快乐的,他自己便把这种情感模拟在鱼身上,他觉得鱼是快乐的。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而把觉得儿二字去掉就不太准确了。而有人可能会说有的事物本来就是一定存在一定是这样的,不需要加觉得二字,比如一支我们写作业用的工具,我们都会说它是一支笔,不会有人说我觉得它是一支笔,但是它真的是一支笔吗,谁也不能给它下定论,可能在其他生物看来,它不是一支笔。而为什么我们人都会说它是一支笔呢,是因为恰好我们人把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外射到这个事物上去了,并且我们人对这样的事物的感觉和判断是一致的,所有说基本上所有人都会说它是一支笔。包括还有好多我们已经把它们变成是一种定义的东西,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投射到这些物身上,比如花是红的,红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只是我们所感觉到的花的一种属性,我们眼睛对花表面的感觉投射到花身上我们觉得花就是红颜色,但是换一个场景阳光照射换一个角度,花说不定就是绿的了。这些东西的属性我们因为豆对他们的感觉出奇一致所以都把他们当成一种定义了,一种公理了。而我们人产生分歧的地方就是那些我们对他们的感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一本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一个人觉得他是非常善良伟大的一个人觉得他是平平无奇的另外一个人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这三个人的对小说中这个人物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他们自己的感觉和情感所投射到这个人所做的事情上的效果不一样,而这个人物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其他呢,没人能下定论。就像有句话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见的不统一只是因为我们由我及物的情感不一样罢了。这也称作为一种移情作用,我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受评价和观察的对象伤才有的种种想法。这种移情作用还会产生一些无意间的模仿,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一个作品很赞赏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学习他们,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行为或一个作品厌恶时,我们可能会抵制它。很多时候,物对人产生的那种感觉,其实就是人对物的情感的移情作用产生的效果。这其实就是一种美学吧,人对事物不同的情感造成了不同的审美。为什么抑郁症患者看到什么东西他都觉得是黑暗可怕的,那也是自己内心消极的情感在移情作用中产生的消极效果,大家看来再美好在他们眼里也是可怕的。说明美学和人的感觉和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希望能通过学习美学,尝试改变对事物的情感,那些抑郁症患者能够走出来。
http://www.dxsbao.com/art/6294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