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是来自唐朝诗人王湾所作的。那是一年冬末春初之时,诗人由楚入吴,沿着江水向东而行,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眼前的江南清丽山水让他为之倾倒,于是便写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次北固山下》。
诗的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是指作者将要去任职的道路,“青山”,是指从北固山下望过去的远山。作者在北固山这里停泊一下,遥望那即将要去的很远很远的地方,此时,船在前行,青山却好像是往后走,行船之前是碧绿的江水。首联看起来很平淡也很平凡,这却是一个前奏,为下文的高潮做了铺垫,没有前奏,也就无所谓高潮。但是第一联,却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北固山下山青水秀之景,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愉悦。
诗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由岸写到帆,由远写到近。随着新春的来临,浩浩荡荡的潮水将长江涨满,江面便愈发显得开阔浩渺。因为 “潮平”所以“两岸阔”,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意境,不仅是江面的开阔,更是胸襟的开阔。此时的江面上,白帆高高悬起,乘着劲吹的春风,一路驶向远方。这里的“正”用的恰到好处,如果风太小,白帆便不会高高挂起,如果风太大,船行驶的便会不顺,白帆也会东倒西歪。
颔联向我们展示了大唐盛世的壮丽景色,此景江面开阔、大江直流、白帆高挂、春风和煦。如此从容不迫、一帆风顺的航程,也反映诗人当时旅途的喜悦心情。
诗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以说是全诗的“高”潮。远方的红日从遥远的地平线跳出来,好像从大年的三十晚上跳出来,一个“生”力量特大,力度感特强。与下句:江春入旧年中的“入”遥相呼应,江面上的春天早早来临,一片生机盎然。“生”和“入”字作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太阳和春天人的动作且很有力度量,生动形象地勾勒了一幅残夜將去未去,黎明迫切赶走黑夜,争着来临,江面的春天已经送走了旧年,春意盎然的画面。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花红柳绿之景仿佛即将出现在眼前。同时蕴含了时序交替,新的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尾联:一封家书,一群大雁,带回自己的家书,是本文情感的落脚点,思乡之情自由抒发。是全诗的一个情感低潮,也是内心无法压抑的情怀,如远处的江水,任意蔓延。
思乡是核心内容,但是这首诗给我们的力量却远远超过了思乡之情。
文学是一个时代的“报春燕”,一首大气磅礴、胸襟开阔的思乡诗展示大唐盛世美景,预示了大唐盛世的来临!也希望我们这个时代也能有诞生这样的“时代文学作品”!
http://www.dxsbao.com/art/650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