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读后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了一个多月把它读完,我非常震撼,感觉和他们一样一起经历了生离死别。前几天网络不太好,读到75章,以为已经读完了,直到今天下午在教室读完第76章,看了书评,回顾了整本书的故事,眼眶中擒着地泪水已无法阻挡地落下。
封面上厚重沧桑的“兄弟”二字,带给了我太多思考。“妈妈你放心,只剩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以一定让给李光头穿。”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一对兄弟展开的,哥哥宋钢,弟弟李光头。他们两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用扫堂腿与别人打架,他们一起下河捉虾,他们在家里破败不堪时拿树枝当筷子,他们隔着门背靠背不停倾诉思念一起吃大白兔奶糖,他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但上天对他们太不公了,他们为何小小年纪就要忍受贫苦孤独,为何要让他们满怀期待迎接到的却是父亲的遗体,为何他们的母亲就这样撒手西去,为何要让他们目睹到文革的残忍疯狂?宋钢,李光头,他们只是徘徊在动荡时代的孩子啊,他们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但透过现实的黑色幽默,我还是窥探到了生命最初的美好。
手足情深——使我动容。“我还没上车呢。”这是宋凡平临死前最后的呼喊,他不甘心就这么被活活打死,他放不下在上海等待的妻子李兰,他舍不得在家迎接的儿子们,但他就这么去了。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即使被批斗,被敌对,也能笑着安慰孩子。他骗儿子脱臼的胳膊只是休息而已,他教儿子做饭捕鱼,他帮儿子擦去泪水,这一幕幕是那么温暖,然而,那个时代罕见的父亲、丈夫,就仅仅因为地主嫌疑被人打死,令人震惊,令人惋惜。“不要再别人面前哭。”坚强的李兰,推着棺材一步步向前走着。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从不在别人面前哭泣,即使面对丈夫的去世,她也能挺住。我看到她把沾有丈夫血迹的泥土一点点装进袋子,我看到她被人扇耳光也仍旧面不改色,我看到她微笑着向别人问好,然后在田野间尖厉凄楚地大哭,我看到这位母亲,这个妻子所做的一切,心中顿时肃然起敬。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人,她的爱,一定传达到了丈夫身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你会有善报的。”苏妈郑重地对拉板车的男人说。这是很普通的点心店的老板苏妈,只是看到了素不相识的人倒在路上,她竟然不顾惹麻烦帮兄弟二人想办法运回尸体。苏妈是那么善良,那么老实,她也许就是这个社会中淳朴的小人物中的一个,但那样的苏妈,竟然也挂上了被批斗的牌子。还有关剪刀,张裁缝,童铁匠,余拔牙,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打到阶级敌人证明自己的革命立场,却也只是想方设法从中谋利。他们是那么卑劣,那么可笑,但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与苏妈一样,都是那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兄弟》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余华所描写的兄弟情谊,还在于他为我们重现的那个文革时代,以及他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文化大革命,并没有取得社会的进步,而是给千千万万无辜者带来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历史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教训与改进,愿那样疯狂的时代剧不再重演,愿那些牺牲者不再出现,愿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6578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