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一件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引发热议。由于作品取材纸箱,且和大家所熟悉的卖废品时“垒纸壳”的样子形近,部分网友表示“欣赏不来”,辛辣评价:“这样的‘艺术家’在我们小区门口常驻好几位,拿个喇叭流动的更多。”
回归作品本身,《超级蜂巢》又名《这也将会过去》,主体是一大摞堆叠的纸板和会动的纸箱,下方是四个大小不一的屏幕,播放着纸箱被制作、回收和搅碎的视频,两旁有两个投影仪,在主体纸板上投射出向上攀爬的两只手。在作品简介处,作者期望选择消费社会“速朽品”的代表物“纸箱”来表达“万事万物终将过去”的观点,并最终引发观众对消费行为和环保问题的反思、关注。
单从理念的层面来看,《超级蜂巢》以纸箱喻消费社会,来暗示现今社会存在的消费主义过度、资源环境压力大、社会不平等问题,有着一定的艺术性,网友单单以“垃圾”全盘否定之并不妥。“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创作包含着作者对于世界、社会的个性化理解,也会时常与主流社会观念有出入,当代艺术更甚。以作品为媒,作者和观者之间的交流永无止境,而平等、中肯和礼貌的表达是沟通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还是应该尊重作者,尊重其在创作时的多元表达,再从观者角度评判其艺术作品的美与憾。
与此同时,好的艺术作品不是束之高阁的奢侈品,其内核可以被观者所感知、理解,能够引发大众的共鸣。但往往,当代艺术,尤其是像《超级蜂巢》一样的装置艺术,由于艺术表达打破常规,对观者艺术素养和思维转换的要求较高,常出现“观者稀里糊涂,作者有口难辨”的情况。
基于此,创作者如何在保持艺术探索精神的同时,让艺术和观者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妨主动聆听外界的声音。艺术不追求“众人皆懂”,但是创作者可以从旁人的评价里,或是幡然醒悟,解决创作上的瓶颈,或是在看似完满时,窥见自己在艺术创作时的盲区。
另一方面,创作者和策展人不妨在展出艺术表达晦涩的作品时,为人们提供足够多的引导。比如,此次《超级蜂巢》的作者曾透露过“灵感来源于奶奶”“造价高”“电机会动”等细节,但人们在参展时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展览方可以为观者提供作品的解读材料,或是邀请作者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搭建起观者和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艺术需要观者和作者的“双向奔赴”。对于那些风格迥异、大胆前卫的艺术作品,我们不妨多些尊重和耐心,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了解。而艺术创作者,可以在表达艺术态度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将作品更好地介绍给满怀期待的观者。
http://www.dxsbao.com/art/677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