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人口论》之见解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王小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追溯历史长河,回望人类的“蜕变”,我们无法不感叹“人”的神奇变化。从古时的开荒打猎到如今的火车飞机,人类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而这伟大的发展历程间,社会的本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发展向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兴许都研究着造成社会历史运动的更替原因。但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一切社会复杂关系的承担着,“人”必然要占据人类学家等的研究位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是人类史上对“人口”给予理论的一本著作。

《人口论》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张洪珍在《关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文中将其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一条规律、一个适度、三点见解、四点结论。因其深刻独到的见解及对后世的影响,它的学术造诣受到人们极大的肯定。诚然,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些许观点仍心存疑惑。

首先,马尔萨斯提出,当人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即以2、4、8、16、32、64、128等的速率增长,每25年增加一倍;而生活资料呈算术级数增长,即以1、2、3、4、5等的速率增长。由此可见,他认为人口的增殖力远远强大于土地生产人类的生活资料力。但人口问题复杂多面,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能够影响到人口格局机制的改变,且人口格局还会随着时间进程和时空尺度大小而发生变化。此外,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而自然对人类的供给不会是无限的,那在未来里,人类还会一直无止境增长吗?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只能说,“人口指数式增长、生活资料线性增长”的局面只是在某个时期发生的多种可能性之一罢了。换言之,在人口系统中,马尔萨斯提到的情形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完整的人口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它仅仅是就“没有受到抑制的情况”而言的一种抽象可能。举个例子说明,在前文提及的英国及法国产业革命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会使得生活资料的产出率大幅度提高,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生活资料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可能性。所以从长远来看,马尔萨斯的人口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

再者,在《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我们曾学到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案被誉为开创性的济贫法案,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承认政府有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救济的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里面便提及有关救济贫民上的问题,而在《人口论》中,马尔萨斯提出的观点却与此不同。马尔萨斯反对救济穷人,认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他在文章中就贫困谈及英吉利的救贫法,认为在当时,最下层阶级的人不论得到多少救济,总是会节食到某种最劣状态的程度;亦或是这种无耕耘却收获的想象富裕刺激人口向上增长,而生活资料保持原样,让原本就不小的差距拉得更远。因此,马尔萨斯提出,这种压抑贫民的方式应该持反对态度,尽管富人无穷尽资助,最下层阶级贫民的困苦局面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消除。可这个观点我却不敢苟同。不可否认,在某种层面上说,救济穷人确实会给其带来富裕的空想,致使他们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志气。但这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况且马尔萨斯的说法无疑是给政府脱了身,掩盖英国政府的错误措施,将其原因归结为人口增加过快而生活资料增长过慢。正如马寅初所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反动的,他的理论的出发点是维护资产阶级和他的政府。”以我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当时贫困的造成,国家政府的社会制度等是占主导因素的,因而并不完全存在马尔萨斯所言的“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最后,在反对救济穷人的观点提出后,马尔萨斯就如何消除社会下层人民的贫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第一步缓和政策就是要完全废止今日的教区法全部。于我而言,我并不支持这个做法。教区的设立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贫民的穷困状况。不止单纯的金钱救济扶持,《伊丽莎白济贫法》法案的内容里就提到“以工代赈”的做法,规定凡有工作能力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摆到现实面前,教区的存在并不是要贫民安于现状,无所事事,更可以是给予他们一个重新生活的机会,而这机会,由他们自己去争取。

马尔萨斯作为“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囿于他所处的环境,各种有限的条件,限制了他所能解读的社会人口深层的范围。因此《人口论》的问世引发众多的争议,也如前文我所产生的疑惑。穆光宗曾说:“放任状态下的人口增长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这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一个合理局部。”但人类过去了几百年,人类无限增长,反而更加富足,这便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局限性。

一部著作若有非议之处,亦则必有称赞之处。两百多年来,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及政治家。查理·达尔文的生物研究,马寅初的人口问题观点,这些无不受到《人口论》的启迪。所谓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曾言:“关于马尔萨斯先生的《人口原理》,我在这里有机会表示赞扬,不胜欣幸。反对这部伟大著作的人的攻击只能证明它的力量。我相信它应有的声誉将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传播遐迩,因为它对于这门学科做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art/713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 | 兰州交通大学“3 · 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此次学雷锋系列志愿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践行,成功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雷锋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收获了感动、成长与责任,也让我对社会、……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

艺心相伴,情暖暮年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工学院“情暖人心,爱满人间”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

童心向阳沐春风——公管院开展社区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3月22日和3月29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二…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开展“书香润心,爱心远航“书籍捐赠志愿活动

(通讯员文思宇尹慧敏李嘉惠)3月2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达美楼104教室开展以“书香润心,爱…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老少共话红色传承,赓续时代精神血脉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最新发布

以青春之名助法治之行|“法润乡土,万物萌法”实践团正在行动
为深入探究广西乡村地区的法治建设实况,助力法治乡村的发展,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组建了多个调研小组,开展了“法润乡土,万物萌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继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及…
驻足石榴基地,成就沃野千里: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出了工作部署,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为迎合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农业发展,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榴恋”忘返团…
爱心满溢敬老院,青春温暖夕阳红
敬老实践爱满夕阳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注,表达大学生渴望回馈社会的心情,全体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8月22日——2024年8月2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福盈老年养护院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图为…
落叶归根——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本色》作为全书的开篇,从“土”字入手,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来描写乡土社会的三特点。这也是了解阐释乡土社会的基础。费孝通先生叙述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而不…
平衡失衡 ——读《金翼》有感
“孩子们,别忘了把种子埋入土里!”人们常说“中国人死后要落叶归根”“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些从何而得?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社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搭建了知识的桥…
南审大绿植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徐州,智能化推动绿色未来
南审大绿植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徐州,智能化推动绿色未来前言2024年夏季,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绿植汇社会实践团队徐州组前往江苏省徐州市,开展了一次以“智植领航,智慧生活——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
“颈”上添花,活力绽放——大学生颈背部骨骼肌肉疾患调查与分析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颈”上添花,活力绽放——大学生颈背部骨骼肌肉疾患调查与分析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何秉睿,李坤键在张凤梅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颈’上添花,活力绽放”调研团针对大学生颈背部骨…
永恒的生命力 ——读罗伯特·F·墨菲的《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
不仅“治愈”,而是“理解”:严重的残疾可以淹没对社会地位的所有其他要求,使生活中的所有成就、其他社会角色,甚至性别都退居次要地位。残疾不仅是一个角色,它更像是一种身份,一种所有社会角色都必须为…
贵大学子三下乡:黔行夏梦,青春筑文明
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旅游作为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途径,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屡屡发生,不仅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更对社会文明形象造…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锂电池产业 武汉实践调研行
大学生网报网武汉7月19日电(通讯员罗明王安慧)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锂电池的需求增长迅速。为调查当今锂电池产业的现状,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源和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