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经典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标题是《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当时正处于国民革命低潮,党内有些人怀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前途,此文章是给林彪的回信,主要是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消极思想,帮助林彪转变对中国革命的悲观思想认识,阐述正确认清革命发展形势的重要性,指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1)文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是:将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
文章第一自然段就鲜明指出:“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1]。在信中,毛泽东除了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作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关于中国革命要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他指出看事情必须要看他的实质,把它的现象当作入门的导向,运用唯物辩证法,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阐明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提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1]。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力量虽然削弱,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的一点点力量,终将蓬勃发展,带动群众参与到革命中来。
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国家的高赋税以及日复一日的战争,使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深刻化,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1],深刻阐述了认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信末,毛泽东以其豪迈诗情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前景“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种信念,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效应,指引将士要坚定信念,永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2]。
在那个充满硝烟和动荡的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焰似乎随时都可能被狂风暴雨所熄灭。对于那些革命意志不够坚定的人来说,悲观和失望的情绪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心头,甚至开始怀疑革命的最终胜利是否可能实现。然而,正是在这种艰难时刻,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革命的微妙变化和潜在力量。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充满哲理的比喻,不仅传达了对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为处于低潮中的革命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毛泽东给林彪的回信不仅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而且信中对中国时局以及革命形势的分析深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本质[3]。毛泽东的这一预见,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更是一种战略上的指导。他强调了深入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教导党和红军要洞察中国革命的潜在趋势和必然结果,不被敌人表面的强势所误导。他提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的初步体现,指导着革命者正确理解和应对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情况。
他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简单模仿外国的模式,而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考虑到了中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力量。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为后来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他的这种乐观而坚定的态度,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革命者,也为后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3)综上所述,信中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党和红军内部部分同志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给予了科学的形势分析,以鼓舞大家的斗志,增强投身革命事业的信心[4]。这篇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我们找到了一条以农村为革命中心,逐步向城市扩展,最终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道路。这一理论的形成,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后来的革命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中,毛泽东展现了他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特别是他强调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同时,这篇文章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如同光芒四射的灯塔,深刻地影响和激励着人们。它不仅激发了人们对革命理念的深刻共鸣,还激发了人们内心的认同感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毛泽东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9.
[2]钟燕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始末[J].红岩春秋,2024,(02):54-56.DOI:10.16684/j.cnki.hycq.2024.02.006.
[3]刘志新.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信为何改题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背后的故事[J].炎黄春秋,2024,(02):25-29.
[4]徐建昌,郭秀清.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看自信[J].政工学刊,2023,(12):20-22.DOI:10.16296/j.cnki.zgxk1979.2023.12.005.
http://www.dxsbao.com/art/717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