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让教育之“死水”变“活源”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齐采苹

  上初中的妹妹成绩一直很优异,但她曾经对“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学校上学”这个问题而表示困惑,甚至跟我表达过“不想上学”这种有些意气的想法。起初听到会有些许生气,但仔细一想,我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是因为热爱求知问学而上学的吗?上了这么多年学的我,仿佛几乎没有真正体验过学习与成长的快乐以及读书带来的自我生命的充实与愉悦。大多数学生去学校日复一日的接受教育并非出自本心,并非源于兴趣与热情,反而很多学生都热衷于放假。那到底为什么我们大多数学生对接受教育这件事感受浅显,感觉麻木,记忆模糊呢?我们脑海中的教育记忆,或许是如雾般灰蒙蒙,或是充满了整齐的教室,拥挤的桌椅,做不完的习题,还有不时响起的上下课铃声。不够深刻,不够美好。
  我想,这绝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葆有一份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学生个个乐于接受教育的理想状态,学生学习源于兴趣,出自本心。这些理想或许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但却与刘铁芳教授在《什么是好的教育》中提出的教育理想有相通之处。
  “活”的教育是有主动性的,有生命力的。刘铁芳教授在本书中强调,“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们的心灵、长久的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着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人们往往理解教育易走入一种误区:夸张点来说,认为它是有等级之分的,有能力的教师向“无知”的学生一味灌输,传授知识,并且用有能力的教师制定的标准去对学生进行所谓的管教,规范,纠正。片面重视教育的外在结果,偏重分数、成绩、效率,并走向教育功利主义,这些都是“死”的教育。好的教育,必须看到学生作为一个鲜活而独立的个体生命,是需要通过教育的指引来内在省悟,实现自我提升的。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不是盛装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学习知识为依凭,自主发展,提升自我,融入社会的过程。学生接受教育最本来的样子便该是:快乐的学习,生动的成长。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个体学习欲望的成全,自我生命成长的促进,而非生命的抑制。每个学生个体就如同播撒在土地上的种子,只需要一股力量之源的引灌,激发内部的欲望,它便会自行破土而出,伸展蔓延。
  “活”的教育是轻松自在,灵活多变的。刘铁芳教授在书中提出,教育的基本条件是“闲暇”。闲暇作为一种心态,是针对师生双方而言的。年长者与年轻者在一起自由交流,互相尊重,理解包容,大家各抒己见,让思维之流尽情奔淌汇聚,做到身体、心灵自然闲适,同时减少外在的压迫和课业的负担,减少对学生个体思维和创造力的束缚与制约,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爱欲,促进个体内在的自我生成。在这种自由闲适的氛围下,学生自主探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向学性。同时这种教育也意味着方式、形式的灵活,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实地勘察、论坛讲座等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向学的生命力。
  “活”的教育是互动交流,沟通融合的。本书中讲到,学校空间应是“人味”与“文味”的融合。人与人之间频繁沟通,友好相处,人与环境之间积极互动。整个教育体系内部都是互融相通的,思维的碰撞,学术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情绪的调动。整个教育体系和谐而向上。而不应是学生总处于被动地位,始终畏惧老师,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学校环境过于肃穆寂寥,缺乏人情味,也缺乏浓郁的学术交流的“文味”。
  “活”的教育是亲切的。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地理环境也是宜人的,正如刘铁芳教授在书中所述,学校更应是人文校园,学园乐园家园,学生在学校的环境陶冶下,身心快乐,并对学校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愫,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所散发的迷恋校园的精神意味般,把学校当作了家园,从小到大,我们花在学校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里都多,学校应当是我们的第二大家园。这种教育将会长久的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并且在不断地回味之中依然能感到心底愉悦的教学片段,拥有美好而深刻的教育经历。而如今的教育,学生们只是把学校当成机械的场所,千篇一律的按照学校的作息学习和生活,人与人之间或许因沉重的血液而进行着极为有限的沟通交流,大家每天看似经常碰面,擦肩而过,可心理距离依旧遥远。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甚至越来越少嬉笑玩闹,谈笑风生,多埋头苦干,自顾自学习,这样的校园缺乏生机与活力,这种教育显得死气沉沉。
  人生的前20年,太多的孩子把成长的黄金期“寄存”到了学校,“托付”给了教育,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安顿师生、彰显生命、激扬青春、提升生命的场域,为了每个生命个体都能不负这段珍贵的成长经历,都能拥有美好而深刻的教育记忆,校长教师及社会各界都应作出不懈的努力,将现今教育局面中的“死水”变为“活源”,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如源源活水注入中国未来的教育大河!
  

http://www.dxsbao.com/art/735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不负当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各种动物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抵抗情绪,不能说讨厌,准确来说应该是害怕。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奶奶总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土狗,土狗长大了便生一群十分可爱的小狗崽。土狗不像宠物 …
百年大计——改革进行时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纵观中华五千年辉煌而灿烂的历史,改革一直都是永恒的话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曾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既 …
所谓大学者 有大师之谓
  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讲上讲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短短一句话阐明了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人。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 …
当你沉睡时
  2014年的冰桶挑战让大家知晓渐冻症的这个闻所未闻的疾病,就在大家渐渐忘了冰桶挑初衷的时候,网上炸出的一条消息,让这个可怕的病魔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2016年1月,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博士生娄滔 …
新时代,新征程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突出强调一个新字,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点上,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 …
知识的真谛
读完大学的理想,知识是作为自身目的这一部分。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看的很困难,这样的困难出现在初期,经历一段时间的拖延后便着急作业,认清现实鼓起勇气面对,细细琢磨着读。这个时候,便也能安静下来了。书中的 …
  我身边的志愿榜样——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1601团支部青创系列活动
  武汉理工大学鉴四712教室里,武理工法语1601志愿服务队正在进行一次小型的志愿经验分享会。我觉得志愿服务就像是把自己变成小太阳,然后尽我所能的温暖身边的人,志愿服务队的欧阳靖雯在志愿经验分享会上这样 …
安徽师大生命科学协会参加MyH2O第五期暑期测水活动并获奖
近日,“MyH2O中国水质地图”组委会公布2017年第五期暑期测水活动末期评比结果,大学生生命科学协会因末期报告完整、数据分析合理、末期故事感染力强等,荣获“最具媒体价值一等奖”及“综合社会影响力二等奖”。…
闽南科技学院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专题报道
11月23日,闽南科技学院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在康美校区田径场上如火如荼的举行着。此刻,天空蔚蓝,跑道火红,红蓝相互交织,形成一片色彩绚丽的背景板。背景板上的主角——运动员们,正在赛场上挥洒 …
2017再一次相遇摄影协会
2017再一次相遇摄影协会 欢迎大家来到摄影协会,这句话环绕在无数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的新生们的耳边,2017年10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百团大战正式拉开序幕,摄影协会更是迎来了一张张崭新的笑脸。 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