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不负当下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蔡芸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各种动物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抵抗情绪,不能说讨厌,准确来说应该是害怕。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奶奶总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土狗,土狗长大了便生一群十分可爱的小狗崽。土狗不像宠物狗那样,需要我们帮忙洗澡打扮,更不需要特意买狗粮,当然也不会终日抱在身上甚至跟我们一块儿休息。但是他们都一样啊,喜欢在地上打滚、喜欢摇尾巴、喜欢啃骨头,喜欢舔别人。记得那时候啊,总喜欢给她们取各种各样洋气的名字,喜欢逗她们玩儿,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竟然害怕靠近她们了……
  这部影片着实令人动容,一只有灵魂的狗为了寻找第一位主人伊森经历了数次生命的轮回,而在每一次全新的旅程里又时时刻刻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只是他一直一直记着伊森的味道。从身兼橄榄球童和撩妹利器的金毛贝利,到忠于职守、威风凛凛的警犬黑贝,再到化身宅女红娘的萌宠柯基,最后跨越万千重阻回到伊森身边的忠犬圣伯纳。
  最想说的是伊森和贝利的故事:偶然的机会,伊森解救了饥渴的贝利,经过跟父亲的万般纠缠,终于伊森有了自己的狗——贝利。贝利帮助伊森追求幸福,在伊森烦恼时陪伴着他,甚至在火灾发生后抢救了伊森一家,他见证了伊森从小男孩到男子汉,从爱情学业的双丰收到后来意外变故的迷颓。只是伊森长大,贝利变老,贝利终于结束了这里的一生。经过几世轮回,贝利被一对小情侣抛弃,他便开启了寻找伊森的漫漫长路。当他再次遇见伊森的时候,他不是他了,伊森也已是一个独居的中年男人。当再次遇见的时候,他帮助伊森重获了幸福,弥补了年少时的遗憾。当再次遇见的时候,他终于让伊森知道是贝利回来了。
  你对狗狗的好,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几天,但狗狗会用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来回报。最最感动的是人和狗之间那种纯粹又简单的陪伴和爱,每一种生命都是有情感和值得敬畏的,每一个孤独的灵魂也是需要陪伴的。还记得影片末尾狗狗的独白:首先要开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狗狗出生之后一经认领,似乎其一生就已经决定好了,没有波澜起伏,终其一生,可能就是等待与陪伴。他一生的使命便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字,于我们而言似乎并不那么轻松。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心也开始浮躁,人们开始患得患失。未雨绸缪是好事,瞻前顾后可就不那么明智了。当反观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的确确跟活在当下偏离了太多,终日幻想和规划未来,却很难安静下来沉淀自己、韬光养晦,想要的高度跟当前的能力和水平相差甚远。
  “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如此甚好”
  

http://www.dxsbao.com/art/735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阳光遇晴朗
阳光遇晴朗  高中时阳光是个略内向的孩子,晴朗是个外向的孩子,阳光在一班,晴朗在三班,阳光学习极佳,晴朗学习不好。可是啊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件小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阳光说:是他自己暗恋的晴朗 …
爱,铸就美丽的人生 ——关于《美丽人生》的感悟
  如果有人让我描绘出艺术人生的模样,首先映出脑海的,是《美丽人生》中的基多。那个聪明机智的青年,追求心仪的她,缔造家庭,养育孩子,支撑起家庭幸福的生活。他勇敢新奇的追求方式,早上好,公主的问候, …
善良,需要点现实的力量
  去阿尔卑斯爬个山,不如去坦桑尼亚搬个砖,这一句话揭示的是在西方中产阶级的新潮流,去景区旅游拍照所吸引的注目、点赞,远不如到非洲做志愿者旅行更显得清新、有意义。  这一流行活动往往能在INS和FB上收 …
教育哲学视角下学校教育真谛的深刻阐释
  教育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特征出现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一个教授育人的过程,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千百年来,人们对 …
百年大计——改革进行时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纵观中华五千年辉煌而灿烂的历史,改革一直都是永恒的话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曾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既 …
所谓大学者 有大师之谓
  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讲上讲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短短一句话阐明了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人。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 …
让教育之“死水”变“活源”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上初中的妹妹成绩一直很优异,但她曾经对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学校上学这个问题而表示困惑,甚至跟我表达过不想上学这种有些意气的想法。起初听到会有些许生气,但仔细一想,我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是因为热爱求 …
当你沉睡时
  2014年的冰桶挑战让大家知晓渐冻症的这个闻所未闻的疾病,就在大家渐渐忘了冰桶挑初衷的时候,网上炸出的一条消息,让这个可怕的病魔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2016年1月,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博士生娄滔 …
新时代,新征程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突出强调一个新字,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点上,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 …
知识的真谛
读完大学的理想,知识是作为自身目的这一部分。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看的很困难,这样的困难出现在初期,经历一段时间的拖延后便着急作业,认清现实鼓起勇气面对,细细琢磨着读。这个时候,便也能安静下来了。书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