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来源于《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茎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难,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所以,在薛蟠离开后,香菱得此机会入了大观园,且不提对于香菱学诗的这件事,钗黛两人的不同反应,但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理论却是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了。
在第四十八回中,黛玉教诗的那番话,简练下来可归为这样几点。其一,要讲格律,也就是起承转合、平仄虚实,但若有了新奇的奇句,格律不妨让让位;其二,即最重要的是,立意要紧,不得以词害意;其三,要“取法乎上”,反复阅读第一流作家的第一流作品,此处王维的五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李白的七绝一二百首,先以这三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汉魏六朝,各家之作看一看。这真实反映了曹雪芹的见解,实则是曹雪芹在教人如何学诗,至少是他那个年代最佳的学诗途径。
香菱在与黛玉交流学诗感悟时提到:“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来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然后说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中的“白”“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的“余”“上”几例,看似无理或是太俗,却是平中见奇,俗字雅用,写景似乎不合情理,实则描绘传神,境界全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化静为动,挪移乾坤之感。
宝玉正好入座听她讲诗,便赞她“三味”已得了。何为诗中“三味”呢,即形象逼真、情意真切、立意有趣。
接着黛玉又翻出了陶诗的“暖暖远人树,依依墟里烟”,说其在诗歌艺术成就上略胜“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后者近乎完美,但与陶诗比,就体现出匠心,落日与河水相切的定格,比不上陶诗的自然浑成,这里就反映了作者反对雕琢过于工巧,推崇淡而有味的主张了。宝玉接着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要再讲,倒学离了”,这说明,香菱既然已经领悟了诗歌艺术的特点,需要直接创造,在实践中完善;如果不直接创造,反而对创作没好处。
在此基础上,香菱开始作诗了,这是三首咏月诗。不提前两首,香菱是怎样苦心孤诣地思索,得了黛玉“措辞不雅”“过于穿凿”的评价,终于,在梦里,香菱得了第三首诗,“新巧有意趣”,句句都非似写月,却又句句与月相关,又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意。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黛玉教香菱学诗均系自然而有味一派风格,此诗意境开阔,有声有色,时空变换,移情就景,虽最高境界难以达到,但从技法入手,也可算是成功了。
从“香菱学诗”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的诗歌追求,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追求之一——自然,《二十四诗品》中对“自然”这一诗歌艺术风格和意境也做出了精彩描述“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淡而有味,浑然天成,这一中国诗歌追求认为,诗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真情实感的记录和流露,注重辞藻的华美与激发的精工反而是落了下乘,关键在于意境和灵感,不过分雕琢、强求;有感而发,意趣自然有了,诗也就成了。也难怪曹雪芹说:“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国的诗歌追求,《红楼梦》可见一斑。
http://www.dxsbao.com/art/75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