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闲时间,我阅读了美籍华人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故事发生在美国,女主人公玛丽琳不屑于她母亲家庭主妇的身份,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直到在哈佛读大学时与华裔教授詹姆斯·李坠入爱河后中止了学业放弃了梦想,也成了一名家庭主妇。随后玛丽琳将自己曾经的梦想寄托在大女儿莉迪亚身上,最终致使莉迪亚投河自杀.
本书开篇就交代了莉迪亚的死,引起了读者兴趣的同时为本书全文奠定了压抑的基调。跟随者死亡的这个结局,后文像解密一般环环相扣展开了这背后的故事——莉迪亚生活的家庭。莉迪亚的家庭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它是一个跨种族结合而来的家庭。并且父母亲都存在着很大的性格缺陷,父亲因华裔身份以及卑微的出身而胆小懦弱,母亲从小成绩优秀,强势逼人。
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氛围当中,家庭氛围与其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养成息息相关,莉迪亚的死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母亲玛丽琳在心里给莉迪亚的一生做好了安排——成为一名医生。为此玛丽琳十分重视莉迪亚的成绩,在莉迪亚每年生日时送上一本科学书目,日常生活中也不放松给孩子灌输科学知识,她似乎把自己全部的畸形的爱投入到对莉迪亚的塑造上,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和二女儿长期忽视。莉迪亚呢,她对科学丝毫不感兴趣并且没有天赋,而为了得到母亲一如既往的爱,她选择伪装,顺应母亲的心意。伪装所承担的是巨大的压力,这压力使她格外渴求自由,渴求释放,无处实现的她最终选择了死亡。可以说,母亲的梦想是这悲剧的始作俑者。
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故事,它给中国家庭敲响了警钟。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通常是很低的,虽然他们享有沉重的爱,但他们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很多父母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不去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我都是为了你好。”“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还小,不懂事。”等等话语反驳了太多想要争辩的童心,他们只得屈从在“权威”之下,表面看似平静,实则为心理问题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几年前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爱”不是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理由,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不断地引导孩子的思想,使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抑制他们的思想。倘若玛丽琳能够发现莉迪亚对医学并不感兴趣,给她更多选择的自由;倘若玛丽琳把自己一部分的爱放在关心孩子心理上,而不是一味地放在提高成绩上,那么莉迪亚也许会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有一个真正和睦的家庭氛围,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也渴望在被爱的同时被理解,无论年纪大小,无论这爱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像我们期待别人所做的那样,用爱去理解而非压迫他人,也许正是《无声告白》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一点。
http://www.dxsbao.com/art/839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