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唯有躬行田野间,方知果实难得甜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秦博文

为帮助农民,深刻了解农村田间生活,我们在暑假期间在河南省焦作市孝敬镇的葡萄地里开始了忙碌的农忙时刻。

正是下午的四点半,我们出发了。这时的天依旧是艳阳高照,但是相对于二三点的天气来说,已经是非常凉快了。他们告诉我,农活要抢干,时间不等人,也许只差一天地里的草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所以要加紧干。

我们这次去的是葡萄地,穿梭在枝繁叶茂的葡萄地里,手里拿着一套葡萄袋,见到一串葡萄就要套上去。但是,葡萄们长的千奇百怪,有的长在的架子上,需要我们很小心很小心地把它们移动。而葡萄又是如此脆弱的,我们往往需要更加细心和小心。葡萄枝干又很调皮,经常横着挡在葡萄林里,稍有不慎,就会摔个大马趴。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我大颗大颗的汗珠却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襟,我的脸。手上染上了灰色的土和绿色的汁液。这是我劳动的象征。接着,我们又开始了剥葡萄分叉的工作。这些新生的分叉必然会分掉葡萄的养分,我们必须把它们剥掉,让可爱的葡萄们又大又红。我进入了探索阶段。我不断的寻找有没有分叉,每一枝干的葡萄枝,都没有放下过。有时剥不断它们,就需要我细心的看看关节在哪里。

太阳落山了,已经完全看不到的时候,我们结束了这天的农活。这时已经八点多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土地劳动者的辛苦。如果说我们是脑力劳动者的代言人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大地的代言人。劳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抬头就看见亮的发烫的太阳在朝我加油,触到翠的深沉的葡萄叶在向我鼓掌,留下豆大的汗珠在为我浇灌。我成长了很多,不仅仅是我的身体,更多的是来自心灵。

农民伯伯们真是伟大的人群,他们为了果实可以茁壮成长,可以将自己的汗水,将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一切都是为了那份来之不易的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深深地体会到,并奉献了我的汗水。大地呀,我热爱你,感激你,谢谢你和农民伯伯哺育了我们。自此,我们吃的饭再也没有剩过,去地里也很积极。我们好像变黑了而已,但又好像变了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眼里的光更加亮了,那是来自大地的洗礼,那是来自劳动的洗礼,那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与改造。我们更贴近生活,回到人类最原始的状态,回到生命最初的模样。

劳动是中国古代长期进行的维持生命的运动。大地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们是土地的孩子,必将回到土地中去。在长久的智力工作后,最好的休息就是劳动,就是亲近这美丽的大地。我很开心进行这些天的劳作,我看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日后我也必定更加珍惜粮食。但我收货更大的是精神,是那种劳动的精神。当代社会的我们似乎需要劳动对精神进行洗礼,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劳动和睡眠。唯有劳动,唯有大地,方可给你我纷繁浮躁的心灵来一场从身到心的洗礼。

http://www.dxsbao.com/gongyi/3922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山大法学院沂蒙云支教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2021年8月9日晚,山东大学法学院“传承红色精神,启迪沂蒙教育”云支教队与青春“沂”早为支教队联合会议顺利举办,为沂蒙云支教队支教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自7月19日起,山东大学法学院“传承红色精神,启迪沂蒙…
河南高校学子三下乡之“建设美丽乡村”
大学生网报平顶山7月29日电(通讯员董家文)7月4日为提升乡村农民对土地国情的科学认知,加强对土地国情乃至国家自然资源安全相关问题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联系与交流,提高大学生在知识运用、科学研究…
点亮农村文化生活 凝聚乡村“精气神”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为响应政府为人民服务,落实惠民政策,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寻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传承文化基因存在形态
2021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晚枫亭客队深入山东省日照、青岛、潍坊、临沂等地,结合《“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分成小组在各地进行地域文化调研和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调研,了解地域文化现阶…
长征精神记于心,新之思想践于行
习近平主席说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
牢记青年担当,奏响振兴乐章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生党员服务中心“业由才兴,筑梦乡村”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实践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活动以返乡大学生为切入点,研究这类群体在乡村振…
注重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题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
追寻红色坐标,传承先辈精神 ——河南师范大学“寻迹践史”调研团开展线上红色历史学习
为追忆红色历史,深入感悟红色精神,8月10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团郑州队开展线上红色历史学习活动,共37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本次会议由郑州队队长袁梦主…
暑期实践 众志成城——法学院慎毒笃法实践小组进社区普法活动
7月8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的慎毒笃法实践队赴白杨街道海天城社区开展禁毒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提高居民禁毒守法的意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校党委副书记钱天国一行亲赴社区,慰…
弘扬抗震精神,学习新时代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与自然灾害不懈抗争,又要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