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员于玲玲支教有感

来源: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 作者:于玲玲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留给我们的是如梦似幻的回忆。短短几天,三节授课结束,而我和孩子们的心灵之间的联系却随时间而加深。于我而言,教书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一种责任的更替,一份陪伴的快乐。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份短暂的相遇,我们相遇的点滴会化作他们童年成长的一份经历,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区别于其他教育经历。

在我的小时候,支教遥不可及。虽然也是乡村地区,却远远没有更多的高校学生来为我们上课。唯一与之相关的,或许就是一次爱心物资发放,这让我深深铭记在心。初心或许来自此处,在我心中历久弥坚,破土而生。在这几天,我时常反问自己:你能教给孩子些什么?你的行动能改变什么吗?你怎样让学生更加喜欢你呢?

每上一节课,我心中的答案就愈发清晰。仅从授课而言,我教给学生如何品味阅读的美好。文字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刻板的纸面与电子设备,而是以多种方式存在。孩子可以选择动画、绘本等多种方式,从音、形、意、景等多个方面去学习语言,那是文字更宽阔的原野。我带孩子们阅读经典,并细细解读其中的真谛与寓言,一起品味传达了千百年的品质教育。大家对是非善恶的分辨、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恶性的憎恨与恐惧,都根植于幼时阅读的这些故事。对于我所改变的,说实话,寥寥而已。对于学生而言,我们的相遇不过短短三节课,这确实受困于疫情,在所难免。这短暂的时间,我们甚至做不到相知相识。我更愿意称为,另一场阅读。我读孩子们的童真,孩子们读我的认真。能为大家带来些许改变是最好的,但是没有也不气馁,毕竟这段经历改变了我自己。最后谈到如何被喜爱的问题,我认为就是一句话,以真心换真心。当我用心地去思考学生们喜欢的授课方式,更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我就会避免自我内耗,反而更轻松地面对课堂,我教的内容也会被更多的人喜欢。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王小军这样说。我希望自己能够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和仍旧纯洁的灵魂去唤醒更多的人。

http://www.dxsbao.com/gongyi/540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课业帮扶解答疑问,帮助学生积极学习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时代青年返家乡,实践笃行正青春”实践队】受新冠感染的影响,全国人民自行主动居家,保护自身健康预防感染,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为保证学生在家能够有计划有安排的学习,全国…
居家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时代青年返家乡,实干笃行正青春”实践队】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各中小学生采取居家学习,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及环境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更好的帮扶当前的中小…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计算机学院“智慧社区”队:聚焦社区非机动车问题
党的二十大号召要以实施环境秩序、基础设施及小区物业管理等“十大”重点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化民生工程,建设文明社区。为了了解社区非机动车相关问题,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慧社区”社会实践队队员于…
承载希望,传递梦想——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队员支教有感
白驹过隙,支教七天的时光竟是那样的短暂,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的寒假支教活动在结营仪式结束的那一瞬间,悄悄走向了终点,但是这一切又好像还才刚刚开始。在这七天的支教活动中,我的身份悄悄…
以我为烛,点亮黎明——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队员支教有感
今天,我上完了最后一节课,也是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结课的日子。回顾这短短七天的支教时光,内心既感动又欣慰。在总结了前面两节课的经验教训后,我更加有信心上好第三节课。况且这是我给孩子…
未完待续——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队员支教有感
三毛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她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秦玥飞、支月英、张桂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直感动、激励着我,我早早地便在心底…
保持初心,传递希望——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队员支教有感
1月15日是一个周日,同时也是本次四海承风支教队线上支教的最后一天。本次支教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首这几天的支教活动,从最开始的准备面试到准备教案和PPT,再到现在最后工作的收尾阶段,我在支教工作中投入…
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于玲玲支教有感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为孩子们带来第三节课——安徒生童话。区别于中国神话故事,在西方的故事中,恶行是更加明显的存在。作者并不避讳把孩子描写成带有恶行的人,一次来达到讽刺和教育意义。以《在面包上…
四海承风,来日再会——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四海承风支教队队员支教有感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一天。回想这七天的时光,仿佛电影片段般在脑海里一幕幕涌现。支教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但在过去的这几天里,给学生们和支教老师们留下的体验感和收获却是独一无二的。每天的上课时间是我最…
乘“数”而上,点亮高质量文旅新引擎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旅发展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尤其是疫情期间,文化旅游就成为一种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数字文旅产业更是异军突起、逆市上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