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2日,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赴富阳区“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科技特派员祝彪老师与徐凯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临安区与富阳区的休闲农场进行调研指导。
於潜镇光明农场从去年开始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三百五十米的蔬菜观光长廊是该农场的一大亮点。但由于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到位,藤蔓高低不一、叶片枯萎、植株染病等缺点使长廊的观赏性大打折扣,针对这些问题科技特派员祝彪老师提出了解决措施。团队成员也从中知晓了蔬菜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对蔬菜的品种以及对应的生长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记录,以供来年种植参考。此外,通过考察黑布林的种植情况,科技特派员徐凯老师结合专业知识向师傅讲解了桃树的修剪方法。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科技特派员来到於潜镇逸逸村悠然农场。在这里,团队考察了火龙果和李子的种植情况,并就种植技术、农场未来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给老板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了多领域学习,多方面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在富阳区新登镇长垄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实践团队参观了不同品种的猕猴桃,聆听了老板娘的创业故事。这片从茶山转型升级成的猕猴桃园区,种植出来的猕猴桃贴着“G20特供”的标签,园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生态发展的理念。该园区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理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团队成员在参观学习中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与启发。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增长了见识,对农业产生了新的思考,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一份热爱与认识。与此同时,队员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不仅要用课堂上的知识武装头脑,更要到农村去学习农业知识、真正了解农民需求以及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汗水洒进土地,是每个学农学子成为新时代“农人”的必经之路。
http://www.dxsbao.com/news/117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