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党群连心
——记实践团参观下党乡扶贫建设
2018年7月13日,浙江大学药学院赴福建省社会实践团来到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此行的目的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起源,了解在习近平三进下党乡之后下党乡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
下党乡是寿宁最边远的山乡,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这里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直到1988年建乡时,农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1989年6月,通过下党乡党委书记的杨奕周的反应,习近平了解到下党乡人民贫苦的生活现状,当场与杨奕周约定,一定要去下党一趟。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30多人,前往下党乡现场办公。习近平一行人冒着酷暑从平溪乡上屏峰村跋山涉水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下党乡。
13日早8点,实践团在下党村占陈雄书记的引导下,重温了1989年习总书记初次来访时徒步跋涉过的那条路——党群连心路。如今,这条路已经成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的教育教学基地。
从起点出发经过几分钟的路程之后,路边的一个小亭子映入眼帘。占书记为实践团介绍到,这些亭子是当年习近平一行人来访时,当地的村民自发为他们送草药茶和绿豆汤解暑的地方。这些平凡细碎的故事,总让人们为党群一体的温暖事迹深深动容。
在山中前行,移步换景,次第见到习近平一行人留下影像的原址。山中的一棵老树,路边耸立着的文昌阁,途中的三亭一桥等等,实践团也在这些地方合影,记录下实地体验党群连心路的经历。
沿路而下,实践团来到鸾峰桥。鸾峰桥始建于明代,是全国单拱跨度最大的贯木拱廊屋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修竹溪,而对于下党乡人民来说,这条溪水曾经带给他们巨大的痛苦。
1989年7月7月21日晚,山洪暴涨,冲垮了下屏峰村沿溪的夯土民居,有5人在这场山洪中失去了生命。当月26日,习近平不顾危险来到受灾最为严重的下屏峰村慰问村民,组织抗洪救灾工作,这是习近平第二次到下党乡。
而今,堤岸垫高了3米,土屋也变成了砖房,雨水很难再对他们形成威胁。通过当地居民反应,这里的溪水治理情况以及所做的防洪堤坝设施等已经大有改善,多年来未曾再发生大型洪涝。此外,占书记自豪地介绍道,乡里的公路修建和垃圾治理大有改善,溪水没有了污染,街道上各种垃圾分类循环的标志,这些都是扶贫政策为下党乡带来的好处。
此行的最后,实践团参观了当地的“难忘下党主题馆”,深刻了解了下党乡的历史和发展。馆中陈列了习近平初次到下党时用的草帽毛巾等,29年光阴赫然在目,29年党群温情令人动容。从1989年习近平初访下党,下党乡开始有了逐步的发展,时至今日,下党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道路顺畅、信息通达、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农业经济蒸蒸日上、旅游业逐渐兴旺……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后,亲自倡导和带领全区干部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群众活动开始,逐步建立以“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而下党乡的徒步调研,也是他所倡导的“现场办公下基层”的起点。
习近平探访下党时曾说:下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多年来不忘初心,始终没有忘记下党,没有忘记基层。下党乡的发展是开展脱贫工作的榜样,是党群连心共创美好生活的典例,是中华民族建设全面小康的缩影。这样的故事口耳相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将激励更多人投身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当中。
图:王茹萱、张瀚毓
文:王斯羽、杨欣婷
http://www.dxsbao.com/news/125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