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叮铃叮铃”的自行车打铃声,到“滴滴滴滴”的汽车鸣笛声;从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阡陌之间,纵横交错。中国高速公路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且通车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一,创造了世界道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发展的里程碑之一,为深入了解国情,同时明确交通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对此,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学生自发组织形成专项调研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2018年7月份,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改革开放看交通”实践团分成湖南省内和省外两批,针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以及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展开实地调研,对长常高速、杭瑞高速、济青高速和鲁南高铁进行了深入了解。
长常高速:激活湘西北经济,打通与西南的通道
在调研长常高速期间,湖南益常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南路桥集团负责人感慨到:“高速公路建设已不再是拿着扫把、铁锹埋头苦干,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先进科技的引进,使得机械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工程建设的主流。”无论是路面的“白改黑”处理——由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路面,还是监控设备的智能化分析——与交通部门系统联网,亦或是收费方式的自动化——从纸质发票到ETC再到线上无感技术的普及,都体现了公路人的智慧。
“这些年变化真的太大了”工作在基层,吉庆村曾书记一点点见证着村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吉庆村与青龙岗村,高速公路的建成,是惠及民生的基础工程:它连接四面八方,将发展契机运送到更偏远的村庄;改变出行难,将更多相聚的时间与机会留给漂泊在外的游子;创造求学捷径,让村里的孩子走得更远,看得更广。
吉庆村村民高奶奶与孙子的温馨互动
杭瑞高速:连接山上山下,架起大山内外沟通的“桥梁”
湖南吉怀高速公路吉凤段峒头寨村:杭瑞高速建成以来,改变村内不通网,不通路,相对闭塞的状态,基础设施建设给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契机。符老师在介绍村内情况时感叹道:“来这修路的工程师真的很聪明,在修路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我们这边的风俗,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做这样的工程师。”在村年内调研中,实践团成员意识到作为交通学子,我们要建设的不仅是通达四方的路网,更是能真正惠及民生的工程。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高速公路的建成推动了人流、物流等的集聚,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创造了必要条件,是改革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峒头寨村民符老师与实践团成员一起实地调研
济青高速:衔接水陆空,构建内陆与沿海携手航道
中交路桥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第四标段项目部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改扩建期间,项目秉持着“节约、安全、创新、环保”的理念,抱持着“能吃苦、肯出力”的精神,采用主线两侧拼宽方式由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八车道;采用多种交通调流和施工方案,解决了施工的难度、危险性和交通拥堵的概率;同时,在施工车道和行车车道之间架设铆接可移动钢护栏,达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科技攻关、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面旗帜,引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向技术强国迈进。
济青高速负责人在寻找资料
鲁南高铁:实现互联互通,开拓鲁南发展新路线
“高速路,绿色路,高品质,人为本”是交通人的“三字经”。作为山东省“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的鲁南高速铁路在中交一航局鲁南高铁日照RLTJ-2标段项目部的建设下,采用新工装、新工艺、新技术,引入BIM技术,使工程更加信息化和可预见化;致力于打造与环境相协调,与百姓和谐共处的绿色工程,选择植被少、易恢复的地段,并修建隔音墙、对车辆加强安装消音设备的管理,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施工人员在现场辛勤工作
山高水远,挡不住交通学子前行的脚步;炎炎烈日,比这更火热的是交通学子的求学之心。实践团成员从本次调研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的交通学子肩负大道行远,应践行“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勇敢迎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回顾过往,立足当下,交通学子也当砥砺前行。
报送人:马雨晴、范凯、林琼
http://www.dxsbao.com/news/132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