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东风村,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数家庭青壮年外出务工,孩子们大多留守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7月18日,安徽师大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设“亲情课堂”,为孩子们搭建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共话家常,启发童心
志愿者张云云以一首温暖的小诗将孩子们带进“亲情课堂”。“同学们,‘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你们能说说自己对‘家’这个字的感受吗?”“家里有爷爷奶奶陪着我!”“爸爸妈妈过年就会回家,我会很开心!”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中流淌着对父母的绵绵思念。
当志愿者问道,“父母为你们做过哪些事?你们有为父母做过事情吗?”教室里的孩子们都很活跃,兴奋地相互交流起来。“爸爸从外面回来会给我带好吃的!”“妈妈给我寄回来漂亮的衣服!”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轻声说:“我帮妈妈烧饭,她夸我长大了!”一张张天真的脸庞绽放着甜美的笑容。

赏析散文,品味亲情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为了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亲情的珍贵,志愿者带着他们赏析抒情散文《散步》。
文章虽短,情谊却深。平凡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志愿者老师的耐心引导,也让孩子们知道,父母虽身在远方,但时时刻刻牵挂着他们。认真的朗读,细致的讲解,热烈的互动,孩子们慢慢体味着日常生活中的小幸福。

手写书信,传递心声
由于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在外工作,较少回家。这里的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情感表达,与父母缺乏沟通。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手写书信表达出对父母的思念。孩子们低着头,认真地思考,回忆着自己与父母的点点滴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那么远的地方工作,还记得我的生日……”“爸爸,你干活很辛苦,我会好好学习的……”歪歪斜斜的字迹中,蕴含着孩子们的真情和心声。

文字打败时间,手写给人温暖。安徽师大志愿者多形式关爱留守儿童,用书信搭建起亲情沟通的桥梁,以耐心、爱心浇灌童心,给留守儿童带来一个温情、快乐、难忘的暑假。
http://www.dxsbao.com/news/1356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