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为响应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计划”号召,7月中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庐江县东风村开展推普扶贫培训工作,助力当地推普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七嘴八舌,知方言差异
广东话、闽南话、河南话——在正式上课之前,志愿者通过播放各地方言汇集视频让孩子们了解特色方言及其地域差异性。听着千奇百怪的方言发音,孩子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有些孩子还主动用罗河镇方言为大家朗读《水调歌头》,当罗河话遇上普通话,两者碰撞出欢乐的火花。
随后志愿者指出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普通话在促进个人深入学习发展、地区交流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使生活在小镇上,但这些孩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出小镇,走向社会,因此学会说普通话是十分有必要的。
趣味教学,学规范语音
为了培养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基本知识的兴趣,志愿者别出心裁,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老师,她读错啦!是‘字’不是‘志’。”在“我说你写”的游戏环节里,志愿者让一个孩子读一句话,另一个孩子根据他的发音写下这句话,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同学的发音错误并积极进行指正。
简单的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志愿者从拼音基本知识入手,声母、韵母、声调......抓根本,重细节,有针对地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a,o,e……”孩子们大声地读着。熟悉地掌握了拼音之后,孩子们迎来了新的挑战——读绕口令。“四十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孩子们踊跃参与,读对了的孩子开心地接受了表扬,读错了的孩子也毫不退缩,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一遍遍地纠正自己的发音。教室里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寓教于乐,通过趣味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习普通话,正是“手写记忆”支教团队志愿者的初衷所在。
以点带面,助推普到家
东风村地处偏远,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意识不强。为了提升推普工作的效率,积极发挥团队教学对当地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将课堂所学教给父母,既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又有效提升当地村民普通话水平。
除此之外,志愿者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和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切实了解当地村民的普通话水平以及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情况。“我们都没怎么念书,说不好……”一位家长笑着连连摇头。志愿者建议家长们平时可以通过新闻联播、看电视剧等方式学习普通话发音。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孩子们说普通话,既提升自己的普通话发音水平,也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
普通话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趣味教学增强孩子们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以点带面,提升当地普通话普及率。
http://www.dxsbao.com/news/1356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