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7月16日——7月2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奔赴庐江县罗河镇东风村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手写记忆”式支教初见成效。
文字打败时间,手写给人温暖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渐渐忽视“手写”这一传统习惯。例如,“提笔忘字”现象愈加频繁,用传统的书信来表达感情的方式日渐消失。但正如当代作家冯唐所说,“手写有人味儿,手写能培养美,手写是最简单的快乐。”
团队以“手写记忆”为切入点,用10天时间培养孩子们一种好的书写习惯,让他们的内心拥有一份温暖的情怀。行走在宁静的小镇上,让孩子们感受到手写的温暖与力量。通过日记教学、书信教学、读书指导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树立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用笔去记录美好生活,感知心路历程,谈吐内心声音,并在批改、讲解中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写作素养。
探索“支教+文化传承”新模式
团队将“手写记忆”主题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探索出“支教+文化传承”新模式。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日记教学,“纸短情长”诉记忆,以“我手写“我生活”。书信教学,“鸿雁传书”诉真情,以“我手”写“我心”。读书指导,勤学深思诉体悟,以“我手”写“我感”。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支教的老师们就要走了,纵使再怎么不舍,也要微笑着说再见。”孩子们的话语,稚嫩中透着纯洁和真诚,童心童眼看到的世界总是格外美好。志愿者们希望孩子们的内心一直温存着关于“手写记忆”的情怀,让文字徜徉于静好岁月。
此外,支教团队还结合实践地具体情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过程,培育文化传承人,坚定文化自信。
“力透万年尽国魂”,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志愿者通过讲解汉字基本知识、临摹钢笔字帖、举办汉字听写比赛、钢笔书法比赛等方式引导、激励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汉字文化、提升汉字书写水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志愿者通过一系列情景模拟教导孩子们学习“尊师礼仪”,将尊重老师、敬畏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孩子们的心间。东风村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志愿者助力孝亲教育进乡村课堂,启发孩子们如何尊重、孝顺父母,与父母和谐融洽地相处。通过“孝亲”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孝亲意识,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孝顺父母,兼及他人,让孝亲思想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追求“支教+师范技能培养”双向育人实效
脚踏实地走支教路,紧密结合实践地需要,通过多彩课程为孩子们打开认识外部世界之窗,引导其求真、向善、识美。普通话教学,助力推普脱贫攻坚;“我爱我国家”,培养孩子们爱国爱家的情怀;“手写前世”,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开拓眼界;“诗词惊梦”,孩子们在晨读时光中陶冶情操,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音’为有你”,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美好的旋律为孤独童心带来一丝温暖;从“心”开始,细致入微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信任、尊重朋友的良好品质;时光胶囊,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刻,能够遇见更好的彼此……
专心致志蕴师范情,扎实开展教学工作。志愿者积极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支教对象的心理特点、知识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指导老师随堂听课、志愿者之间互听课、互评课,砥砺切磋、以求进益。努力做到在支教中夯实专业知识,锤炼师范技能。
用十天时间,走一条支教的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教一群可爱的孩子。“文字打败时间,手写给人温暖”,“手写记忆”志愿者用爱心温柔乡村学生的年少时光,以知识惊艳纯真孩童的蒙尘岁月。
http://www.dxsbao.com/news/137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