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大工人的精神文明、延续红色基因,于寒假期间,我们走访了梁凯、何海等5位老校友,为他们送去了母校的问候,我们在实践中聆听了校友的红色故事和奋斗历程,见证了他们的青葱岁月,也深深体悟到了融入大工血脉的红色基因。 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工学子了解老校友们的学习生活经历,引导学子们挖掘红色基因,体悟家国情怀。同时让大家了解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建国后的发展情况以及新时代东北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引发学子们对东北地区未来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穿越时空隧道,追寻“红色记忆” 时光打马而过,那些岁月都化为一段段优美旋律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并时常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也许有些记忆已然模糊,但那烙印在心灵深处的红色基因永不磨灭;也许十几年间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曾改变,几位老校友对此也表示赞同。看着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春武校友深表感慨,校园面积扩大,校区数量增加,图书馆矗然而立,一幢幢新式宿舍楼拔地而起,学子们的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也更激发了学子们的学习热情。梁凯校友回忆起当年争分夺秒学习课前积极占座的情景,仿佛回到了那段青涩的时光。 年少轻狂,书生意气,谁的青春里不张扬,那时的我们就像一幅未经雕凿和打磨的山水风景画,生涩稚嫩,我们说笑打闹或纠缠或牵扯,有苦涩有欢笑,宛然一个大家庭。校友程科仁校友想起当年毕业时,班里的同学最后一次聚餐,大家觥筹交错间却不禁一起湿了眼眶。当时的一幕幕场景还觉得记忆犹新,那些点点滴滴勾勒了他们青春的色彩,成为了一段再也回不去的记忆。 老校友们见证了大工的成长与变化,为大工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大工的辉煌贡献智慧,是大工学子的楷模。纵使时光带走了他们年轻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依旧年轻的心和对大工的独家记忆。新时代的大工学子将沿着岁月的足迹,探寻他们那段激昂奋斗的青春,从中汲取养分、传承红色基因。 把握时代机遇,争做“红色逐梦人”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谈及东北工业的振兴之路,老校友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独道见解。马春武校友告诉我们:东北作为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先驱,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在共和国的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度是全国经济的领头羊。但随着工业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东北重工业的各种发展问题如传统产业耗能高,管理者普遍追求高利润,污染物整治不到位,资源开采过度等也逐渐暴露出来。虽然国家也想要振兴东北,但其发展依然步履蹒跚,在发展速度上仍然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 为此校友们也深表忧虑,鞍山电网梁校友从制造层面出发,他认为东北重工业需要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产品要更精细环保,技术要更趋于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而鞍钢校友曹炎则结合鞍钢发展的实例,从管理层面探讨,表示管理者应注重改革,着重处理产能过剩问题,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沈阳老校友马春武则着眼工艺装备,认为东北地区要想重振雄风,必须革新工艺装备,改善产品结构寻求新型产业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产业竞争力。老校友们从不同角度对东北地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但核心归结于“改革”。 正所谓,静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者成也!东北工业发展由盛而衰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注重变通即所谓的改革。老校友们如今已在各行各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而作为富有创造力的大工学子更应该追寻老一辈大工人的脚步,为了母校的建设,为了东北地区的振兴,为了祖国的兴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红色基因传承做新时代的红色逐梦人。 逆着时光行走,未来的我们成了你 如今恣意欢笑无忧无虑的我们何尝不是昔日的他们,终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别人口中的“老校友”,那时的我们是否也能侃侃而谈,是否也能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离踏入社会又有多远,现今的我们能够做的便是珍惜母校所赐予的一切,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感恩一路遇到的他们,那些可爱的老师同学们。 探寻老校友们的奋斗历程,有利于加深校友们与母校的情感联络,对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典型事迹的宣传也有助于引导同学们成长成才,这也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老校友们的经历让我们获益匪浅,他们身上彰显的红色基因也将扎根于每个大工人的灵魂深处,感召更多的大工学子投身于“双一流”的建设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http://www.dxsbao.com/news/149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