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黑户”成为历史名词,道阻且长
文/杨柳
近日,北京市推出了非婚生子可以上母亲户口的规定,支持者认为此举将解决从前的“黑户”问题,解决从前非婚生子因无法上户而无法受教育、无法出门、处处受限的问题。
“黑户”一词源于中国的户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没有身份证的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黑户”大约1300万人口,占总人口1%,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其他还包括没有主动上户口、弃婴、未婚生育、相关证件丢失、户籍办理程序繁琐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无户籍人员。
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做法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非婚生子导致的“黑户”问题也愈发严重。黑户就像是被社会拉进了黑名单,人也成为了透明人,在社会中无所扎根寄托,因此,在未解决个人社会身份问题之前,他们大多只能蜷居在一隅之地,难以实现真正的人格自由。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竖起了一座高墙,随之带来身份的阶级性,也一定程度阻隔、限制了公民的迁移和自由流动,经过2014年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后,“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继而与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受阻的现实, “黑户”问题依然令人困扰。
目前全世界仅中国一个国家严格地实行户籍制度,据了解,世界上尚存朝鲜、贝宁两个国家参考学习了中国的户籍制度。在中国,没有户口本,必须有暂住证,不然则会被贴上非法移民的标签。而在人口相对较少美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身份证,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扮演身份证的角色;日本最常用的 “住民票”实行的是“户口随人走”制度;欧洲历史悠久的“人号”管理制度等等。相比于中国较单一的“行政审批”手段,其他国家采取市场和法制结合的有效模式,符合现实国情,也值得中国借鉴。
其实,2009年的上海曾有过户籍制度改革,并引发了全国连锁效应,国务院也曾多次要求将户籍改革制度作为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户籍制度历史的悠久性和中国人口数量大的现实国情,制度发根本性变革成为困难之举,如今的户籍改革呼声不仅是“政策杠杆”,更多是为城市经济发展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人才流动。在未来,应使“黑户”问题的解决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步,切实落实制度改革。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没有身份的平等, 就难以甚至不能构建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非婚生子政策将有利于“黑户”问题的基本解决,但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历程,如何使户籍制度真正还原其原本的社会功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让“黑户”成为历史名词道阻且长。
http://www.dxsbao.com/news/1513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