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以来,新闻就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到了互联网时代,更多人选择上网浏览新闻。新媒体与平媒相比有着传播速度的优势,每天铺天盖地相似的内容难免会引起视觉疲劳,这时吸引用户的关键就在于哪家的内容做的更好,吸引的用户更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标题党”这一类有着特殊能力的人群应运而生,传媒人对它又爱又恨,受众也渐渐地摸清“套路”,“标题党”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生适逢时的“标题党”
其实类似“标题党”风格的标题并不是如今快节奏生活下的直接产物。当年风靡全国的女性杂志《知音》凭借“吸人眼球的标题”、“跌宕起伏的TVB狗血剧情”和“偶尔的鸡汤口号”,成为全国中老青少年的重要精神食粮。百度贴吧与标题党的产生也是渊源极深,吧友新发的帖子因为其他吧友发帖过多而被移至下面,多数帖子最多存在十秒,俗称“秒沉”。多数吧友为了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帖子,选择从帖子的标题入手,于是就涌现出一帮用故意打脸的话题来博眼球的用户,他们一般以骗回复“水”经验为目的。
“标题党”在早期的形象并不是以媒体人身份出现,它只是社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射影,但也体现出了吸引受众这一本质特点。
而今依然存在“标题党”,不仅仅是在贴吧里“水经验”,还转型到了传媒领域。互联网市场已经进入全民时代,企业纷纷开始注册自媒体账号,以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百家,网易,腾讯,凤凰为首的六大门派纷纷开始新的“圈地运动”,新媒体市场正在一步步被剥夺,后期炒作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自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这不能准确揣测的眼球经济下,争抢受众。
自媒体方兴未艾,随着门户时代时代逐渐消失,也就意味着门户网站推送方式的转变。各大门户网站从注重新闻的社交化,到打造自媒体平台,再到新闻社区化、新闻垂直化,所有可能的方向都在尝试,力图从中寻找突破口。阅读碎片化时代的网络媒体,已无力用传统形式将用户紧紧黏住,更需顺应碎片化潮流,顺应用户习惯的变化。因此门户网站对于排版进行了改革,使新闻标题信息够结构化、智能化、个性化,保证了新闻能够被及时、易读、随时随地阅读。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和选择的随意性。受众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去阅读。但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许多带有色情、暴力等色彩的信息更容易使一些受众优先选择阅读。
21世纪被称为“速读时代”,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总以“学习紧张、工作太忙”等理由抱怨无暇读书。这时,一些具有“导读”、“解读”、“快读”、“速读”等功能的“浅阅读”图书则应运而生。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中20.1%的人平时看新闻只看标题,66.3%的人会在看完标题后快速浏览正文。这就意味着浏览标题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在当今文字信息密集的社会中,掌握速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对人们的一种特殊要求。
阅读量是衡量一家自媒体运营的指标,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受众接受程度,阅读量越高,看报道的人多,也就越容易获得利润。每天发送的众多媒体报道内容其实大同小异,在不考虑内容的前提下,取一个好的标题获得受众成为了节约成本的方法。
在国家网信办强力打击“标题党”的压力下,那些制作低俗的标题的“标题党”也与时俱进,使“标题党”上升到内涵高度。“标题党”也逐渐告别旧式低俗时代,如大象工会制作标题时用悬疑模式布局内容,引起读者猎奇心理,悬疑的核心就是制造情景和提出问题,如《台湾腔为什么这么娘?》、《为什么中国麻将从南到北难易程度呈下降趋势?》、《为什么列祖列宗都是男的?》看完这些标题,是不是有点意思?这样的标题既不违反编辑者新闻道德,也使标题同样具有吸引力。
标题原本是艺术
标题党是网络上一小撮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网民们的自发性组织,这是数年之前的“门户纪”时代《标题党白皮书》中对于标题党的定义。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新闻标题对受众接受信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标题党”的大量出现,则会无意间混淆受众视听,造成受众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下降。
“标题党”这一群体并不是中国独有,西方国家都存在这一现象,因为文章点击量与作者收入相关,关于点击量对现在新闻记者的重要性,《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曾举过一个例子:美国在线杂志Slant(Slant Magazine)每月付给作者们100美元基本报酬,另外每增加500点击量就再增加5美元。而新闻标题是直接影响读者点击的因素,可见,中外记者为了吸引读者可是在标题上使出了浑身解数,而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内容的质量,“利益”成为了作者创作标题的目的。
19世纪末的美国,普利策和赫斯特两位新闻大亨为了争夺读者,掀起了最早的一场“标题党”大战,报纸开始以煽动性的标题、耸人听闻的内容充斥头版,这也就是曾经著名的“黄色新闻”时期,而“黄色新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吸引读者而在标题上做手脚,如“杀死小贝西的神秘凶手!”、“年轻姑娘为何自杀?”、“花花公子寻花问柳!”、“为了兄弟甘愿去坐牢!”......甚至标题加大字号,用鲜艳的颜色博取读者的眼球,当初的黄色新闻时代,与今日横行“标题党”有惊人的相似。
而当年的黄色新闻所酿成的悲剧也是数不胜数,报业大亨普利策和赫斯特掀起了比拼谁的标题更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大战”而在传媒业“互撕”,甚至不惜拦截外交信件、煽动美西战争、促成总统谋杀。
近年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炮制古怪“标题”骗取读者眼球,许多读者、观众糊里糊涂看不知所以然,仿佛标题与内容毫无关联。今天“标题党”盛行,“黄色新闻”时代是否再次来临?
标题何去何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章标题是从新闻事实里的精华,而不是糟粕。近年来“标题党”风潮愈演愈烈,很多媒体为博取受众的关注,甚至血拼标题到了“狗血+鸡血”的地步,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成为当下新闻界的“毒瘤”。
对于“标题党”的问题,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了。2016年年底,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召开会议,针对近期网上“标题党”乱象开展了行业评议,通报了六大“标题党”乱象。这也是首次,明确提出规范“标题党”的会议。而近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 UC 总经理陈超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陈超称“震惊”背后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不止于 UC 平台,可能每个内容平台都有类似的 " 标题党 " 导向,这是内容生产侧的反应。
陈超还称,“震惊”还正在成为一种亚文化,不局限于UC,而且UC的态度非常明确,一定严肃治理。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王海表示:“标题党横行,恰恰网民一般只看标题没什么耐心去看新闻内容。这样,标题党就会给网民误导,认为内容和标题所说的一样。其实,内容可能恰好和标题党相反的。这种做法,从客观上扭曲了新闻的真实性。标题党横行,既浪费了注意力,又歪曲事实生成谣言,甚至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受众要么被忽悠,要么被误导,要么被激怒。因此,需要受众养成新的信息获取的方法和习惯,对一扫而过的信息量要提高警惕,注意甄别。除了提高受众的素养,有关部门的整治也势在必行。”
而“标题党”行为并不是中国独有,反而西方却是“标题党”鼻祖,是他们开创了黄色新闻时代,步入二十世纪的WEB2.0时代,“黄色新闻”风又渐渐死灰复燃,西方民间也开始自发地抵制“标题党”。如荷兰有一款叫做blendle的app,用户可以付费阅读上面多家报纸和杂志的文章。同时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退款保证协议”。如果读者觉得文章内容并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为该文章支付的价格过高,就可以申请退款。推特网友要是认为一片报道有从标题上欺骗的行为,可以在该条报道的超链接加上标签,同时也有私人在推特成立了专门揭发有“标题党”嫌疑的报道,预防读者再次上当。
西方媒体Buzzfeed没有受到“标题党”的影响,而是坚持了新闻的基本原则,总编辑Ben Smith解释说,他们起标题的哲学是在标题里说清楚一切新闻要素。“你可以骗人点击它,但你无法骗人分享它。”与“标题党”对峙,西方已从政府介入转向民众自发,这也是西方人整体新闻素养的体现。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安珊珊表示:“拒绝“标题党”,首先要提升记者和采编人员的业务素养,端正思想观念,尊重新闻规律,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媒体平台应强化内容监管,明确责罚机制,内容供应方与分发平台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读者也应自觉抵制“标题党”,培养与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学会识别“标题党”,且不再二次传播“标题党”新闻。”
早在多年之前,新闻专业就有这样的说法:新闻已经进入了读题时代。其大致涵义是,报纸变厚,信息量大,读者不可能把每篇报道读完。所以,编辑要善于把每篇报道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反映在标题上。“标题党”这一群体的产生正是符合这一时代的潮流,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可以在瞬间抓住读者视线,从而让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秒杀”读者,不正是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最想看到的吗?
http://www.dxsbao.com/news/23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