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宣传抗疫抗灾,共筑安全防线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董雨萌

为弘扬抗灾抗疫精神,进一步了解民众在疫情和预防自然灾害中采取的措施,2020年8月15日至8月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灾抗疫知识宣讲团成员们通过走访调查所住小区和村镇内的社区服务站、超市、卫生所等地点,亲身实践并普及抗灾抗疫的科学防护知识。

1.宣讲团成员在地铁站前张贴宣传标语。

2.宣讲团成员对疫情期间的超市卫生进行调查。

3.宣讲团成员向群众普及抗灾抗疫的相关防护知识。

4.宣讲团成员对儿童进行抗灾抗疫的科学知识普及。

5.宣讲团成员为进出商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6.宣讲成员对所在社区内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对于抗灾抗疫所采取的措施。

7.宣讲成员通过生动的图片向幼儿园的孩子普及抗灾抗疫知识。

8.宣讲成员向老人讲解夏季易发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

9.宣讲成员与社区工作者了解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护措施。

http://www.dxsbao.com/news/3142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结伴劳作
这是七月里普通的一天,在三下乡石板沙村的旅途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结伴劳作的一幕。妇女在划着船,男人在收着网,也许他们在感叹今年家里水产的丰收,或许他们的埋怨今年家中水产的稀缺。这就是村民最质朴的…
快乐暑假,筑梦起航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每一座城市都开始慢慢恢复昔日的活力与生机,2020年8月16日至20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疫后心理辅导调研队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分别到附近的幼儿园以及附近社区的老年人家中进行走访。…
抗疫抗灾,共克时艰
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
志愿服务在社区 共建和谐新家园
志愿服务在社区共建和谐新家园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2020年8月‎20日至24日及8月25日,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筑梦桂东、情溢郓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桂东县、山东省郓城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
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浙商开展浙商文化与浙商精神调研
“瑞宁嘉”三地历史成就观察实践队由职业技术学院10名来自浙江各地的成员组成,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浙商,开展了浙商精神及浙商文化的调研活动,深入挖掘浙商背后的重要意义。线上篇调查问卷篇:…
学习习近平青年观,探究学社联动育人实效:青马红心调研团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发掘学社联动育人机制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调研团于8月5日至8月20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对于乡村振兴统筹安排的机关——崔家峪团委进行调研通过前往山东省沂水县崔家峪镇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干部进行采访,我们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了解有关工作对村里造成…
找寻红色记忆,探索革命文化
为传承革命精神,探索家乡红色文化,树立青少年对英雄的正确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心,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找红色记忆调研队队员于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前往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陈少敏纪念馆、寿光市…
悠久的石磨文化
“磨峪村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做石磨,到现在已经有500年历史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家家有磨。”老艺人告诉我们。磨峪村因石磨得名,也曾因石磨而兴。老一辈沂水人一旦要买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