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事件持续发酵:大数据时代下的信任危机
近日,Facebook因为泄露用户隐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信誉遭到多数用户质疑,欧盟、英国也纷纷就此事作出强烈回应,Facebook正在经历自创立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Facebook事件与行业现状
根据《纽约时报》和《观察者报》的报道,CambridgeAnalytica(以下简称CA)公司在美国大选期间利用Facebook的开放平台协议获取了超过5000万的用户资料。用户的个人资料是通过一个名为“thisisyourdigitallife”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来收集的,这款程序打着“测性格,领奖金”的噱头,通过GSR(全球科学研究)与CA的合作,成功吸引大量用户接受了性格测试。但是获得奖金的前提是,在做性格测试之前需要把部分Facebook信息授权给这个第三方程序,这其中不仅包括用户的头像昵称,还有好友列表中好友的一些状态信息。
CA利用测试结果和Facebook数据重新构建了一个算法,可以用来分析Facebook个人简介并确定与投票行为相关的个性特征。算法和数据库加在一起,可以从一场测试中找出态度摇摆不定的选民,并针对他们制作更有可能引起共鸣的定制化消息,这样的功能使之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工具。
随着隐私泄露事件持续发酵,用户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Facebook在授权第三方使用数据时的一个政策规定是:仅允许以改善用户使用App体验为目的收集用户好友的数据,禁止用于出售或以广告为目的。但是,据CA前员工ChristopherWylie说,他本人在CA工作的时候也不知道超过5000万的用户数据是否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并且Facebook早在2014年就已经了解了相关信息却没有实际作为,也就是说Facebook在事件发生时并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4月11日,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道歉说“这是我的错,我很抱歉”,而且承诺将采取更好的措施,弥补之前在假新闻、俄罗斯干预大选和仇恨言论方面的失误。尽管扎克伯格针对对公众进行了郑重的道歉,但是路透社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国人信任Facebook遵守美国的隐私法。6%的人计划完全删除他们的账户;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一怒之下删除了SpaceX公司以及特斯拉公司的Facebook主页;知名企业Sonos取消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放。
用户隐私泄露事件使得Facebook股价大跌、用户减少,公众对于互联网也产生了很大的质疑,但是Facebook隐私泄露事件并不是个例。从国内来看,今年支付宝年度账单默许支付宝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甚至还包括第三方程序保存的信息;携程、滴滴等互联网公司相继被爆出他们利用掌握的大数据“杀熟”,对用户进行差别定价,越是忠实的用户,被坑得越厉害,例如两部手机在同一时段分别输入相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打车软件显示的价格却不一样,甚至老用户显示的价格更高;使用各种App的时候,用户经常会遇到“是否允许软件获取信息”的提示,如果用户想要使用它就必须同意他使用个人信息,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点击,用户的隐私就可能已经向公众开放。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有了类似Facebook的社交平台的存在,使得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生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当人们享受着大数据的便利时,也不得不承担信息泄露,数据被滥用的隐患。当然,泄露隐私的原因的也是多方面造成的。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隐私
大数据,指当数据量不断增加,到数据量非常庞大的时候,再引入各种公式算法,就会从这些数据中得到各种信息,从而解决用普通工具无法解决的问题。大数据体量庞大并且种类繁多,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大数据,这样的特点使得用户隐私泄露的机会增多,原因也多种多样。
许多组织或者个人通过窃取、倒卖互联网用户资料来谋取利益,利益驱动成为了互联网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能力不足的企业难以与对手抗衡,便将隐私泄露出去,从中获取利益,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非法出售用户信息的企业不仅可以单方面地获取利益,还可以与接收用户信息的公司合作,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隐私泄露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著名互联网媒体人杜俊明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中表示:“Facebook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数据隐私立法,特别是在当前AI技术应用即将蓬勃发展时机,随之而来的隐私纠纷会越来越多,而且联系到我们国家来说,相关隐私立法及制度完善已是迫在眉睫。”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保障网络环境安全,防止用户隐私泄露已经出台许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市场。但是,对于判定企业是否存在非法收集用户资料的行为,依然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这也使得一些违规企业成为了漏网之鱼,继续从事着违法行为,将用户的隐私暴露在阳光之下。
通过相关调查,用户对于自身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较差,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主动将自己的隐私暴露给别人。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对于访问权限的关注很少,许多人甚至从来不设置权限。因此,用户的个人信息就在各大平台间不断流转。用户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不设置访问权限都会成为用户主动泄密的原因。
但是由于复杂的网络环境,用户的隐私泄露大多还是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大数据时代为个人在互联网上分享、储存提供了便利,但是很多用户却没有意识到当自己在互联网上毫无顾忌地分享个人信息时,个人信息已经被互联网永久的记录下来了。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发展,用户的信息就像刺青一样被永远的刻在了互联网上,当记忆成为常态,个人隐私也就更容易被泄露,由此,我们提出了“数字遗忘权”这个概念,是指人们作为数据主体享有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涉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大数据与隐私如何共存
随着Facebook事件的持续发酵,一些人对大数据抱以怀疑态度,认为大数据时代并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大数据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公众所必须面对的。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公众应该辩证地看待大数据和隐私的关系。
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在不断进步,大数据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但是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公众我们个人的信息更加容易被窃取,个人隐私的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众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那么不法分子也不能随意窃取公众的个人隐私。大数据想要更好的促进社会进步就应该改变自身的体系,更多地考虑现实问题,融入到社会中去。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带给我们的便利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各大电商网站通过对客户的相关轨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可以在首页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当用户在看到电商为自己推荐商品时,很少会有人觉得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了,就算想到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感;相反,用户有时候会很享受这种被服务的感觉。但是,当用户收到一些垃圾短信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愤怒。其实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公众的隐私被泄露了。之所以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是因为公众在意的不是隐私被泄露,而是隐私被滥用。
公众在享受大数据带给自身的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隐私被泄露的风险,二者看似很难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杜俊明表示:“二者的平衡点很好找,最重要的是自律自信,以及提高违法成本,当违法的处罚大大超过可能的应得收入时,贩卖以及不当利用隐私时就不得不多做考虑。”
http://www.dxsbao.com/news/83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