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中,在此背景下,竺可桢老校长率领着浙大师生,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浙大西迁的路程是曲折和艰苦的,先后换了建德、泰和、宜山、遵义四处校址。而7月20日的我们追溯历史,回顾浙大西迁之路,寻找建德的浙大遗址。
时机不巧,适逢遗址正在重建,但隐隐约约间能看出一些西迁的痕迹。坐落在梅城城墙一隅的浙大遗址,占地面积不大,已被岁月冲刷地失去了原来的样子,破败不堪。映入眼帘的是正在重修的木质大门,而后就是整体沉闷色调灰暗的主体建筑,给人一种时代的压迫感。正午的阳光打在咿咿呀呀作响的木门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这泥土铺成的地面,精细的檐角,西式的拱门传达出艰苦岁月中,浙大的秉承着的教学宗旨和浙大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看到这破败的遗址不禁想当时的师生是如何在这种战火连天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胸怀报国之志,安于陋室栖身,以俭餐淡食果腹,并创造了累累教学可研成果。而我们身处优渥的环境,却时常抱怨,甚至有些不思进取。
在短暂的游历后,我们来到了梅城的中共纪念馆。小小的纪念馆,有着经典红色建筑的特色,安静的在那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第一个房间给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内部陈列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坚定着让人民翻身做主人,打败列强的信念,红军们翻过雪山,越过沼泽,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也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更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第二个房间有几个小型的人形雕塑,有在激烈讨论着战术的,有视死如归,坚定目光呐喊着“冲啊”的红军首领,也有在给红军编织衣物的爱国老百姓,是他们众志成城,一致对外才打倒了日本,收复了那些失去的国土,重新建立民族自信心。
第三个房间讲述的抗战时期的历史及抗日战争时期梅城军民负隅顽抗的历史是那些艰难的岁月中,梅城军民团结一致,守卫梅城。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广州、汕头的沦陷,梅州地区成为华南的抗日大后方,广州、汕头、江西赣州等地数家报刊先后迁来梅州出版,梅州爱国青年纷纷参与创作,宣传抗日,梅州一度成为粤东北甚至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
通过今天的游历,我们回顾浙大西迁历史及红军抗战历史,希望借此弘扬浙大师生当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抗战时期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3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