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是赫赫有名的“改革第一村”。今年暑期,浙江大学云峰学园领航工程赴义乌、小岗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岗村分队走进这个村庄,走进扎根小岗十年的企业家黄庆昶先生,探寻“一个人与一座村”的故事,探索小岗村四十年间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
在小岗弘浩书院(弘浩书院为小岗村内文化建设项目)的一堂课中,我们实践团队与黄庆昶先生结缘。课上,他的一句话吸引了我们的队员:“把中国农村看作是一个大公司,那么‘大包干’就是一种股权释放。”这对于小岗村当年的改革或许未能做到全面总结,但却把某些剖面阐释得透彻明白、一针见血。
独特新颖又简单易懂,这是一种企业家的解读。黄先生扎根小岗十年,他是村民们承认的“小岗人”、是小岗村西北角一片梨园的主人,也是一位企业家。他放弃了原本在江苏无锡经营的家居生意,只身投入小岗村的建设。凭借“商人”和“农人”的双重身份,他站在全新的思维层次,用不一样的视角解构乡村,打造起“梨园公社”的休闲农庄项目。
(黄先生在弘浩书院与实践队员交流)
一个企业家与一座村庄,是一种奇妙的碰撞与结合。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怎样的体悟?这是一种怎样的选择、怎样的思考?或许,这不会仅仅是一个小岗村的故事,也不会仅仅是一个黄庆昶的故事。我们希望更进一步地了解黄先生,从“一个人与一座村”出发,尝试去思考中国乡村的未来,探索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途径。
7月26日,在梨园边的一处小木亭里,我们有幸和黄先生畅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故事、阅历、智慧、思考,在静谧的乡间梨园逐渐呈现……
【黄庆昶与沈浩:高山流水遇知音】
初来小岗,黄先生便遇到了他的伯乐——沈浩书记: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一心一意服务小岗,沈浩书记这位“农民的好儿子”,将他的生命、他宝贵的精神永久留在了小岗村。
2004年到2009年,沈浩书记任职小岗的六年,是小岗村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8年,一位家居企业家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的新闻,凭着一腔热血和满脑子的新点子,拉着行李箱只身来到小岗村。
2008年,这位企业家被沈浩书记聘用为义务助理,不要一分报酬,只管出谋划策——正是黄庆昶其人。黄先生所求,是一份“历史的参与感”。
(梨园木亭,黄先生与我们的队员畅谈)
刚到小岗时,黄先生提出了三点看法:“持续改革才能扩大成果;深化改革才有远大前途;创新改革才有重大突破。”持续、深化、创新,黄先生与沈书记一拍即合,二人在小岗村前行的道路上,合理探索改革之道,不久后便启动了致力于打造新小岗的“380工程”,为小岗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新小岗,用黄先生的话说,就是两件事:
一是让老百姓住进新房子:沈书记和黄先生共谋建设小岗新区,黄先生更是自己出资做样板房——“老百姓嘛,看实际,做几套样板房老百姓不就看到实际了吗?第一好不好,第二价格能不能承受。不就一百万吗?那我出了。”他对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理解得深刻。在沈书记与黄先生的努力下,新式住宅区石马小区顺利开工。
二是探索村内产业的发展模式,思考如何让老百姓真正得到红利:4300亩农业代工园全面铺开,土地二次生产力的飞跃成为可能;城乡互助、协作共享的农业合作联盟紧密构建,一轮又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序进行……
(2018年的小岗气象)
“沈书记听到好的点子,眼里会放光,他会连夜去办起来。”黄先生感叹道,“人生难得一知音啊!”
“从39岁到45岁,一个男人,把自己最美好的六年奉献给了小岗村。”谈及沈浩书记,黄先生饱含着深情。黄先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来到小岗时,黄先生是49岁,走到如今,他已经六十,孩子也已经成家立业。在别人开始乐享天伦的年纪,他却一头扎进了小岗村,源源不断为这个村庄的发展输出着自己的新思想。
一条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的新闻,写下了黄庆昶与小岗故事的开头;同沈浩书记的相遇,绘就了篇章里的浓墨重彩。小岗十年,一个人与一座村的故事,不曾落下句点。
【乡村的吸引力:“一座村与一群人”的探索】
黄先生选择了来到小岗村,这种选择从根本上看,是出于什么?我们提出这样的疑问,希望能够探索乡村可以怎样吸引去人才。换言之,“一个企业家,坚守一个村庄”的模式能否在其他乡村复制?
“历史的参与感,”黄先生再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我觉得还是和企业家以及其他人的情怀有关系。有的人会选择小岗村,有的会选择更偏远的山村,去展现他的人生价值。”黄先生认为,普遍的规律,很难总结出来:“每个农村的特质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目的不一样,做出选择的理由也有很多。”
情怀,或许是“参与历史”的雄心壮志,或许是回报家乡的赤子丹心,又或许是不断克服困难、实现突破的一种人生成就感的需求……在黄先生眼中,目前,企业家选择来到乡村,更多是出于个人的情怀与志向。
然而乡村的发展,仅仅是靠个人的情怀吗?黄先生选择来到小岗村,是“一个人与一座村”的交织与辉映;而小岗之外,广大的中国乡村呢?“一座村”,有没有可能吸引“一群人”?我们尝试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不单单从黄先生的话里,更是从他这个人、从他所做的事情中,去挖掘与探索。
(通往梨园的一条小道,队员们走了半个多小时)
整整十年,除了助力发展新小岗,黄先生还一直在做一件事:打造“梨园公社”的项目。公社将沪宁线上包括小岗村在内的一批农庄连锁起来,顾客认购果树,享受收成与分红,并获赠在公社内任意一座村庄木屋享受休闲田园生活的机会——“通过‘领养’,让顾客和产品产生联系;通过赠送食宿,让顾客和乡村田园产生感情。”从小岗出发,黄先生的目力,又远远不止眼前的这一方土地。
听到黄先生的阐述,我们甚至有一种“加盟”的冲动。因为我们接触到了在调研这些天从不曾接触过的、乡村“另辟蹊径”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我们看到了乡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看到了收获的希望。这种“冲动”,正是小岗村被激发出的一种吸引力,一种对于新青年一代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其实是普适的、可复制的。
也许每一个村庄都潜藏着与时俱进的宝藏,但需要有人,能够感应、懂得挖掘、可以鉴赏——换言之,用新视角解构乡村,吸引各路人才。而这个人,可以不仅是黄庆昶、不仅是企业家,更是未来的我们,那更成熟、更具实力的每一个人。谁的祖上不曾是农民,谁的血脉里,没有流淌着对于土地最原始的情感?每一个人,都有振兴乡村的情感动力和使命担当。
(小岗村大酒店的一间房中,队员们正在讨论)
如何发掘乡村的闪光点?如何提出乡村发展的新颖思路?这些都要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如何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我们决定将这些思考投射到当下、聚焦到自身、融合到我们正在进行的乡村调研实践当中。
【大学生的乡村实践:内化与回馈】
我们来到小岗不过数天,黄先生扎根小岗已有十年;我们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而黄先生已经经历了六十年的人生。他的积淀、他对于乡村的领悟,可以作为我们实践的指引。
对于大学生的乡村实践,黄先生指出:“这里面其实有一种反差。你们和乡村的反差其实是很大的,有时候真的是不知道可以如何去付出、如何去奉献。”因此,我们过来首先要“接地气”。
(我们的队员在居民间采访调研)
其次,实践应当有一种“奉献”的觉悟,要带着思考去看去想:“来参观来学习,大家应该通过这些调研,想回去之后怎么创新,而不要看有什么可以‘搬回去’的东西。”
切切实实为乡村做点儿什么,是大学生实践团应当具备的责任感,同时其实也是村民们的一种期望。在小岗,我们五天内就见到了近十批社会实践团队——包括我们,也是实践团队中的一支。不光学生过来,上级领导也过来,考察的公司也过来。有时,我们能够感觉到村民们的疲惫与抗拒:“这么多的调研过来,也没见村里有啥变化。”深入村庄,但不去打扰村庄,需要我们的平衡与把控;更重要的,是要想着为乡村做些事情。还是黄总那句话:“老百姓嘛,看实际。”
(两名队员在教小岗弘浩书院副院长李飞先生运营公众号)
短期的乡村实践,最忌“来了,看了;走了,忘了”。来了,看过,就要思过、想过。看到问题、看到不足,能够即时解决的,就帮上一把;而更多的,涉及工业、商业、农业等一系列更专业、更复杂的问题,那些我们当下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记下来,在心里埋下一棵种子、植入一种思考,来日勿忘曾经到过的这一片片土地、一座座村庄。
我们参观、学习、调研,要将所见、所闻内化,通过所思所想所为在不断的实践中转化成一种产出与回馈。来小岗村如此,去到其他乡村亦然。这种回馈起初可以是一种意识,在学校、在教室、在实验室的学习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要转化成一种能力,最后创造出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振兴乡村的愿景很大、道路很长。积跬步、至千里,上下求索、不忘初心——青年力量振兴乡村,可以从乡村的实践调研开始,但绝不能止步于一次实践。
(团队记者/黄茜蕊、吴曼茜、刘长硕、唐薇、彭影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6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