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凯钰,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赴鼓楼区海峡(福州)熊猫世界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海峡(福州)熊猫世界,开始了首日的暑假“三下乡”活动。
实践队首先跟随海峡(福州)熊猫世界的工作人员的脚步,了解熊猫世界的概况。海峡(福州)熊猫世界由“大熊猫馆”、“小熊猫馆”、“熊类展区”、“熊猫博物馆”、“熊猫影剧院”、“熊猫艺术馆”、“梦山蝴蝶生态园”、“国宝卫士园”、“儿童小乐园”和海拔高达1000米的鼓岭“熊猫山庄”等十个部门组成。熊猫世界以独特的科研驯化技术、大熊猫生殖生理研究、异种克隆大熊猫试验和配套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设施而闻名中外。
随后,熊猫世界的徐经理向实践队成员们讲解了频发问题和安全常识。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最初食肉为生,经进化,竹子在其食物占比中达99%,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着原样,仍然划分在食肉目中。大熊猫四肢长有锋利的爪子,其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大熊猫虽然被叫做猫,但实际它是熊,所以在打扫圈舍前除了做好必要的消毒外,还要检查圈舍的门是否关紧,一旦发现门没有关好,应立刻进入安全的场地并联系领导,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徐经理说到。除人员安全问题外,大熊猫的“排黏”状况也是饲养员和实践队需时常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大熊猫特有的黏液由消化道发达黏液腺所分泌,而“排黏”则是大熊猫适应吃竹子所特有的正常生理现象。这种黏液包裹于粪便之外,可以加固粪团,并减少粗纤维对肠壁的刺激,通过肠道急剧运动才能排出。在平时,饲养员还需要经常注意观察大熊猫的神态、粪便的变化来判断大熊猫是否健康。由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代偿性很强,当它们表现出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说明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然而大熊猫在进行排黏时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如何辨别,需要饲养员的大量经验来进行具体判断。实践队员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实践中认真遵守、相互提醒,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在实践的头两天,队员们对这里的场地、动物习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加深了实践队员对动物医学相关知识的认识,“通过这次在熊猫馆的学习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饲养员们的辛苦。”实践队队员王美磷如是说。
据悉,这支队伍的5名队员将在这里展开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希望通过照顾大熊猫和小熊猫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小熊猫的饮食、爱好、行为等习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同时,了解珍惜物种的保护措施,为科普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公益事业贡献自己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64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