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养人,“化”而筑城
——记浙江大学“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探访中国湿地博物馆
前言:城市文化,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浙江大学“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于2018年8月2日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开展了特色实践活动,感受西溪的湿地文化,挖掘杭州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中,除了有生动逼真的湿地环境,又多了一群埋头创作的小朋友们和耐心引导的志愿者们。这些志愿者就是浙江大学“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的成员。2018年8月2日,“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一行八人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DIY活动中,向孩子们展示着独特的杭城文化,同时也感受着杭城的风土人情。
中国湿地博物馆集收藏、展示、教育、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展示丰富多彩的湿地文化及其生态功能、带领游客探索中国典型的湿地奥秘,让参观者感受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传统的展览活动之外,博物馆还开展了“徽由你定”、“此处留痕”、“陶有色相”、“海味相框”、“扇上风韵”、“囊中有香”、“封存脉络”等一系列的手工制作活动。通过这些简单却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参与者不仅收获了一份自己动手制作的愉悦,还体会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更是为“小火柿”助学基金贡献了一份力量。
实践团队志愿者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让他们有更好的活动体验,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杭城文化。因此,在指导小朋友做手工之前,志愿者们首先学习并且掌握了香囊、徽章、叶脉书签等物品的制作方法,在小朋友们制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并为他们提供便利。在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想法。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制作着一件件手工艺品,表达着自己对杭城文化的理解。
一个小男孩寥寥几笔,就在纸伞上勾勒出了蓝天、人家,简单的图画,画出的是每个人心中的简朴而美好的生活;然后他用练习过的硬笔书法在纸扇上书写“中国湿地博物馆”几个字,留作纪念,体会了一把古代文人在伞上作画写诗的风韵。这个创作的过程正是对文化的探寻与挖掘,一件件成品,表达出了他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一把手绘的“彩虹纸伞”,七彩颜色绘出的是绚烂心情;一枚小小的徽章,是小朋友亲手为自己定制的一份专属文化。香囊虽小,却缠绕着自己亲手缝制的一针一线,包裹着浓浓的药香;陶罐上绘制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图案,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海味相框用雪糕棍和贝壳的混搭,探索出了一种资源再利用的方式……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的小活动,都是寻找和理解文化的过程,通过孩子们的创作,这些作品又实现了对文化的创新与升华。
文化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情,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可以铸就一个城市的辉煌。文化无处不在,小小的手工制作,就是对文化的理解与创新;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一起行动起来感受文化、理解文化,就是对文化的再创造与传承弘扬。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与孩子们携起手来,将散落身边的文化珍珠串成最富魅力的项链,连接深邃的历史与无尽的未来。
文/刘凤吟 图/王瑶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69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