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走进沁源:看沁源非物质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

来源:大学生网报 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刘琪阳

山西省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为中华历史遗迹的宝库,而沁源县可以说是其中一个缩影,沁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古遗址16处,古建筑46处,石刻14处,共76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带着浓郁的三晋特色,本团队怀着对文化的赤诚之心,在绿色沁源展开了调研活动。

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赴沁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广团队十位队员来到了沁源县景凤乡和聪子峪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考察调研,采访了郭氏手工煎饼、沁源手工编织和金钱眼枕头的传承人。

郭氏手工煎饼——血脉中的坚守

郭氏手工煎饼的传承人郭明花原是山东人,因躲避灾荒,40多年前随家人来到了沁源县。因割舍不了对故土的留恋,每逢佳节她都会在院子里搭好灶台,用她娴熟的技艺为家人制作煎饼。普通的煎饼是由小米、玉米碾成的粉,和成面糊,再在鏊子上摊开,从而制作成的。郭明花在原有煎饼的基础上,将煎饼的制作原料进一步改良,更多原料依赖于沁源种植的小米等杂粮,口感和质地都比原先的山东煎饼有所提高。

这种经过本土化改良的煎饼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无论是在沁源文化局举办的文化推介会还是每月的赶集上,郭明花的煎饼都能受到热捧。2017年,郭明花的儿子岳红利从外地返回沁源,协助母亲把煎饼产业做大,不仅在当地注册了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更开始研发新种类的煎饼。依靠这门传统的手艺以及郭明花一家人的勤劳品质,他们公司的赢利可达一、二十万元,这也使他们一家人奔上了小康之路。采访最后,郭明花笑着给我们说道,现在不仅是她儿子,她的女儿、儿媳还有孙子都已经学会了这门手艺。小小的煎饼,承载的不仅是世代相传的手艺,更有流淌在血脉中的执着与坚守。

沁源手工编织——微信朋友圈中的“香饽饽”

沁源县赤石桥乡善朴村农村编织“中国结”起源于当地传统农耕文化,是伴随农耕文明产生的民间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是民间具有泥土香味的艺术奇葩。赤石桥乡善朴村杨丽俊编织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她的作品以传统中国结为主,代表着吉祥,平安,富裕,团结。据调查,中国结在该地区类别繁多,造型各异,手法灵活,千变万化。按其编织形式可大致分为基本结、变化结、组合结三大类别。其中由她编织的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等数十个品种的绳结应用巧妙,特别是对纽扣结、盘长结、团锦结、吉祥结等应用独特。目前,她的编织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摆饰和编结服饰。值得崇尚的是,她继承了太姥姥祖传下来的手工编织之后,精益求精,潜心研究,在保持民间传统基础上融入了很强现代气息。她的作品内容丰富,品味高尚,有个性,不仅在赤石桥一带享有盛名,而且在全市也小有名气。

杨丽俊是沁源手工编织的市级传承人,她做的手工编织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极具山西特色的生日锁,更有她自己创新设计的编织手袋、手环、手工艺龙等。一根根五颜六色的棉线在她指尖仿佛经历了一场场魔法,变成了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杨丽俊告诉我们:“现在这些工艺品十分受年轻人的喜爱,以前这些物件都是免费送人,现在可以卖钱”。

当问起她如何将这些工艺品推销出去时,杨丽俊拿出了手机,娴熟的打开了她的微信朋友圈。原来她已经借助了微信的平台,定期将自己做出来的编织工艺品推送到朋友圈。自己的好友进行转发,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她的精美作品,便会找她购买。她告诉我们,她卖的最好的是编织手环,这种小工艺品价格不是很高,而且样式十分好看,很多人会微信联系她购买。这真正就是“小编织品,大舞台”。

金钱眼枕头——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相传清末年间,慈禧太后逃难至山西,来到一户人家住宿,主人拿出几个枕头供其选择。慈禧太后见金钱眼枕头精巧玲珑,甚是喜欢。枕其入眠后,感觉神清气爽,特别舒服。又因其外观相似铜钱,特赐名。沁源金钱眼枕头传承人郑龙珍已年过半百,但她已经制作了四十余年的金钱眼枕头。说起金钱眼枕头,她一脸自豪:“金钱眼枕头六个面无论从哪个面看都是通的,而且形式多样,因此特别受大家喜欢。”因为销量情况好,郑龙珍早已在女儿的帮助下创建了“莲田田”的手工艺品牌,在沁源、太原都有自己的品牌店。

当问起为什么她们做的金钱眼枕头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时,郑龙珍告诉我们,她的女儿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十分热爱设计手工艺品,更在北京有学习服装设计的经验,因此在金钱眼枕头的创新设计方面女儿带回来不少妙招。首先是枕头的体积缩小,由原来的长为三个孔变为一个孔,变得更加精巧、便于携带。在办公室或者教室,累了便可以拿出来休息,十分符合都市快节奏人群的生活习惯特点;其次是枕头的高度减小,与手掌宽度一致。这个高度不是太高不会对颈椎造成太大的压力,也不会太矮,可以起到放松颈椎的作用;最后是枕头的外观设计,结合工艺美术的知识,使改良后的金钱眼枕头更加形式多样、玲珑可爱。郑龙珍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更应该与时俱进、更应该结合当下百姓的需求。所以手工艺品应该设计得更加美观实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应该更加深入。

通过一天的调查走访,我们看到了沁源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直击了非遗传承第一线的情况。正如灵空山上那棵四百年生生不息的油松树,沁源这片土地上所流传的文化也将在敢为人先的沁源人民手中发散着愈来愈耀眼的光芒。同样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当代大学生可以做的就是以实际行动当好非遗文化的见证人和宣传者。沁源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应当不遗余力得让现代高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传承文化,育中华儿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78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报道2018年7月23日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新营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胡颖 这次实践,到达的目的地是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新营村,东邻沂河,北与官湖镇接壤,省道由村西侧经过,地理 …
临大学子走进马站开展下乡支教活动:雨后初霁笑语迎,寓教于乐兴趣浓
  2018年7月24日,晨八时余,雨后初霁,晴空万里,竟不觉,昨日是台风 …
“爱宠”大揭秘 走进中兽医诊疗室
2018年8月2日,今天是“赴西农西安宠物医院调研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进行的第九天。整个活动已过去了一大半,在队员们之间变得愈发默契之时,中兽医诊疗室如约而至。“可爱”和“炸弹”是医院里两只后肢瘫痪 …
农林学子走进新桥,开展“我与河长面对面”联合座谈
为联合青年与政府的力量,发挥青年才智,提高政府执行力,助力我省乃至全国各个居民环保意识较低地区,改善农村卫生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服务农村百姓,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 …
展现烹调专业技能,助力旅游精准扶贫
2018年7月19日,旅游学院旅游青年实践服务队的同学们迎来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菜品设计及成果验收。队员们结合当地特色,特别是针对之前考察过的乔贤镇内旦庄壮家要寨景区,设计制作一桌“要寨风情长桌宴”,用专业技能,真正的为发展乡村旅游出一份力。…
支教峡江,扶贫大爱 ——润心支教实践汇报会圆满召开
江西财经大学润心支教服务团于2018年7月10日去往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巴邱镇巴邱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活动于7月19日圆满结束。2018年7月31日,润心支教服务团于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会议室,向学 …
大手拉小手,关注留守儿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团队成员在学校的引领下积极 …
江西财经大学润心支教团队结束支教工作返程
2018年7月19日,转眼间,江西财经大学润心支教团队开展的历时七日的支教之旅已经结束了,到了该返回学校的时候了。虽然支教活动的时长比较短,但回想在这七日当中,团队成员们付出了许多。同样的,他们也收获了很 …
穿过胸膛的风景——记材料学院赴广西宜州暑期社会实践团屏南乡合寨小学支教及西迁调研
  坚守在合寨小学的第七个年头,材料学院赴广西宜州暑期支教团的成员们怀揣着崭新的热情与衷心的期待,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截至8月2日,支教队已经与孩子们走过了5天的心路历程。…
湖北大学生举办社区夏令营
 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暖阳志愿行团队于四川绵阳的乡村夏令营活动正火热进行,本期夏令营在涪城区剑三社区举办,由五位青春火成员与二十多名孩子共同组成夏令营小家庭。  课堂上,团队成员担任夏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