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幸福路,山东高校实践队走进广灵县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是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广灵是传统农业县,由于没有发达的工业,当地积极引进,扶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小制衣、小编织、小手工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县范围内遍地开花。8月13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前往广灵县,调查乡村振兴战略下当地贫困妇女回乡致富的现状。
行走在指尖上的艺术——广灵巧娘
编织技艺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个编织品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成行,巧娘仔细编织,不打蜡,不上漆,使编织品看起来细腻而温婉。这样的制作工艺使得编织品更具韧性,劲而有味,编法精致,传统的手工艺在细腻繁复的纹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广灵县妇女刘金萍作为传统编织文化的传承者,将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艺术推陈出新,以低碳环保、自然时尚、设计精巧为理念,打造了享誉海内外的巧娘宫品牌。巧娘宫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巧娘宫曾在一月内连续两次登上报纸,如今巧娘宫手工编织工艺品不仅是山西唯一一家旅游指定产品,更为广灵县脱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巧娘宫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巧娘宫发展史及所获荣誉。丁庆 摄
匠心之始,源于对生活的追求,忠于对品质的执着。在漫长的创新之旅上巧娘们承载行业追求——注重细节突破,严苛材料选择,以历史传承为骨架,再增添及运用艺术为羽班,舍简就繁,倾注细节,打造出款款简约而精致的生活用品。
巧娘宫手工编织家具产品。丁庆 摄
巧娘织出“脱贫路”
据悉,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刘金萍原本是广灵县后山窑村的一名普通的农妇,合作者于2005年发起创办,2016年6月正式注册成立,是广灵县第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刘金萍表示,创办合作社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当地农村贫困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平台,发展农村“居家经济”、“炕头经济”。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手艺,让更多的妇女们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多年来,她凭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踏踏实实地在创业路上打拼,打造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娘子军”,唱响了“广灵巧娘”这个品牌。据了解,2018年合作社员工发展到1085人,其中建档立贫困人口728名,残疾职工47名。
近两年,合作社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创建一流为目标,以爱心帮扶为己任,大力开发以玉米皮和杞柳为主要原生态环保材料的纯手工编织的家具工艺品,产品供不应求,编制了一条带动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金色大道,也成为了广灵县拓宽农民致富道路的有效途径。
“没有县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就没有‘巧娘宫’的今天,入住手工业园区,我们省去了建厂的钱,每年只教租金,我们就能把更多的投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和销售中。如今,合作社的环境好了,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姐妹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刘金萍有信心地说道。
从“输血”到“造血”
目前,合作社有员工1085人,其中贫困妇女728人,有效带动了农村贫困妇女就业创业。为了让更多妇女成为脱贫主力军,巧娘宫合作社还大力发展杞柳编织,流转732亩地种植杞柳,招募127人从事插秧、耕地、浇地、锄地、割条等田间管理工作,每人一年增加收入4000多元。合作社免费培训,目前已培训贫困妇女83人,预计今年完成9个乡镇手工编织基地培训,力争带动贫困户4000余人。
巧娘宫的生产车间。丁庆 摄
实地了解到,广灵县以往的扶贫方式是单纯地给钱,给物,现在是给贫困户送技能、送岗位,提高了贫困户的脱贫能力。在调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进程中,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找准自身优势,确定脱贫方法,打开致富思路,广灵县的脱贫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深入基层的调研队也不停脚步,继续深入调查,并通过团队具有的宣传渠道,产生更大范围的国内舆论影响效应,让更多的人看到广灵近几年的发展和进步,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8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