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可以告诉我,电器着火时,怎样做是安全的吗?”话音刚落,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声充斥了整个教室。8月15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灵方舟,伴你同行”暑期支教团在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李胡同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特色课堂,教授学生一些必要而且实用的安全生活常识。
安全用电主要体现在以防止触电、触电解救和用电事故的处理三个方面,其中,防止触电是在防范阶段的安全保障;触电解救和用电事故的处理则是对危险的正确应对手段。“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一时麻痹。”志愿者孔令璨对孩子们如是说,并在黑板上画出常见的电闸简易图,亲自演示了教室中紧急关闭部分照明的电源开关。之后两名学生上台模拟有人触电时解救的正确与错误的方法,志愿者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更加明确了在遇到触电的紧急情况时怎样进行正确的援助。随后,志愿者为学生们补充了火场的自我救助与逃生策略以及步行、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充实了学生们对安全生活的了解。
(志愿者讲授交通安全知识)
此次课程针对部分小学学生,支教志愿者通过多次演示每一个动作并使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特定动作的作用。志愿者王建文说:“农村里的孩子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而且应对危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我们决定给学生上安全课。上课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进行了模拟授课,思考如何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一些技巧。希望我们的一点努力可以让孩子们避免受到伤害。”
“安全教育”课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一名叫智宇菲的五年级学生说:“这些通俗易懂的安全知识非常容易学习,我也明白了生活当中不规范用电的危。”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此次特色课不仅创新了传统的教室授课内容,还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33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