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静娴)2018年8月14日下午,浙大环资学子与宁海县农林局多位领导干部展开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主要就乡村振兴问题展开了讨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要义是要老百姓富裕起来,因此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坚持“扶强做特,扶优做精”,利用地方乡韵民情及资源禀赋,发扬产业特色,方能促进农业“双增”,形成乡村振兴持续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从根本上“鼓起来”。
凝心优势,定心前行
乡村振兴打出“特色”王牌
作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小城,宁海一直致力于在有限用地上通过发展特色农林优势产品实现农林业的提质增收。据冯站长介绍,部分宁海农产品已逐步形成特色优势:望海茶、柑桔以其优良品质名声在外,白枇杷更是作为国家级良种而深受认可;在全省首届“十大名茶、十大名瓜、十大名鸡、十大名米”的评选中,宁海囊括了四项荣誉。同时,宁海注重农产品安全优质品牌的打造,“三品一标”认证面积为全市最高。
“虽然产品有特色,品质有优势,但名气不足,天生丽质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农技总站魏章焕半开玩笑地说道。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优势对宁海来说依旧任重道远。
宁海目前有十大主导产业,但限于地域、技术、耕地条件等,这些产业呈现多面散态势,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产品辐射面窄,市外市场竞争力弱。“像枇杷这种东西,除了产量低,很大程度要靠天吃饭,你说天气好了产值可以达到七千万,可是遇到冻害暴雨,产值能跌至两千万”,林特总站冯健君站长道出了水果类产品面临的问题。以枇杷、杨梅为代表的产品产量受天气影响大产值稳定性不高; 而柑桔受加工难度和经济效益的限制,以鲜销为主,品牌影响力有限。这些都是特色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取己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突破瓶颈,发展新天地。“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宁海特产也是这样,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抓大放小,瞄准优势品,精中求精。宁海之后将以望海茶为重点产品进行推广,集中力量打造出知名品牌,让这些有国家认证的品牌走出县市。”实现这个目标需完成两方面工作,一是改良当地现有品种,提高品质,增加竞争优势,二是积极进行产品推广工作,通过农博会等平台将本地特色带向更多人。
借力信息,助力生态
产业兴旺挥出“融合”重拳
走出去必须搭乘信息化这辆现代列车。宁海农林局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辖区内80%村庄信息服务全覆盖,完善掌上农民信箱、外村联网工程两项基础平台建设。科教信息中心的王晓静告诉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智能产品推广培训上,让村民熟悉智能手机使用,如网上销售、购物等,为日后信息化服务推广打下基础。
乡村振兴的内含除了产业兴旺,还有生态宜居。环境健康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不可小觑。为解决此问题,宁海大力推广三品一标打造工作,落实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保障食品安全。同时积极应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整治禽畜养殖场,不断推进规模养殖取缔小型养殖的进程,并改造提升。。目前宁海规模化养殖率已超96%,基本实现养殖管理和污粪处理的规范化。在地膜、肥料、农药及其包装物等污染性农资产品的管理上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并行,弱化农资产品环境危害性的同时利用源头控制、技术指导、回收利用等手段减少污染,走环境友好型农业。同时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秸秆还田、污粪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
国富必须民强,农村发展存在短板,但又独具优势,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出路。全产业链不足,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是目前尚存在的两大问题。建立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庄园、观光农业公园、生态森林小镇等农业林业新兴业态,优化一产,扶持二产,舒活三产,六产联动,推进城乡农旅结合,是协同创建美丽乡村和特色产业的必由之路。
农稳安天下。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宁海已绘制了蓝图。以灵山秀水为底色,挥毫乡野,筑梦山村,新时期的振兴路上,放开思路的宁海正在凝神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33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