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丝绸路上的小骄傲们”专项社会实践团赴甘肃兰州、敦煌实践调研,调研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及中国形象展开。本次调研实地采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南林学子走访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兰州市各所大学和博物馆等地,看到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了解他们心中最能代表中国的国家符号。
一 敦煌篇
“千年莫高歌唱沙漠”
南京林业大学"丝绸之路上的小骄傲们"社会实践小组在敦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莫高窟集合,希望在此能够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更进一步的了解敦煌文化,通过采访游客和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到他们心中的敦煌文化以及中国“符号”。敦煌莫高窟迎送着戈壁的沙尘和骄阳,历经千年而不朽,
第二日凌晨,在一路星辰和月光的守护中,队员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日出之前登上了鸣沙山观日出最佳地点。随后队员们在对一位南京游客采访时,了解到他对“中国符号”及“中国形象”的理解,同样也了解到关于敦煌的风俗,文化等等。
实践队员们对工作人员也进行了采访充分的了解了游客和工作人员对于“中国符号”的理解,对于景点开发和保护有了很深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了解到莫高窟作为西部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国符号”之一。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敦煌博物馆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每件文物都以其神秘的气息向人们传达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在这些独具艺术感的建筑体现出的,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超前智慧和今人叹为观止的发展速度。
实践队伍随机对馆内人群做了几个现场采访。队员从一位已经在博物馆历经九年的工作人员的讲述中了解到,随着大批游客前往敦煌,了解敦煌,敦煌往昔贫穷落后的固有映像被打破。队员也从一位带孩子的母亲口中得知,作为母亲希望孩子从小了解中国古文化,体会人文气息。在这位母亲眼中,敦煌的壁画是一个很具有标志性的"中国符号",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独特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和精神信仰,是古代人民宏伟的气魄和抉择精严的态度的化身。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息息相关,文化的吸收和传播缺一不可。西行探寻中国文化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二 兰州篇
兰州风骨金城高校
在八月中旬的艳艳烈日下,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们来到兰州探寻中国形象。在兰州,我们看到了青春蓬勃的生机,为了探寻丝路上青年们对中国文化与形象的认识,南林学子走进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进行随机访问。
来到兰州大学,即使正值暑假,兰州大学内还是有许多留校学习、科研的学生们。采访便在校门口与图书馆门口展开,一位研究生说“中国形象绝不应该只是简单的随口说说,更应该是一种全民意识,全民公认的形象、符号才是最能代表中国的。”
在各个大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书香,更是每个人独有的气质。有人说,“一个人的气质里面包含了他走过的所有路”。在这里,朝气蓬勃的学生,沉稳严肃的教授,也许他们正是这里的希望与情怀!
走访过兰州各大高校后,南京林业大学的各位调查实践者们对丝路青年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已经有了大致的认识与了解。在采访的过程中,队员们也是收获颇多,及看到了不同人眼中不一样的中华!
寻找史书里的阵阵马蹄
甘肃博物馆位于甘肃兰州七里河区,是甘肃省最大的博物馆。博物馆内的游客较多,游客以青少年为主,博物馆所传递的文化意识为实践队员们的调研营造了极佳的空间与气氛。
实践队员们听志愿者讲解了大多数展品,了解了历史背景后对志愿讲解员进行了采访,他向队员们介绍了他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和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实践队员们分组去采访游客,深入了解民众眼中的中国文化。实践队员们采访了游客们印象最深的藏品及对甘肃文化的印象,还有对中国形象的了解,同时还向一些游客发放了电子问卷,以问卷的形式去了解民众。有受采访者认为甘肃省博物馆最精华的部分就在丝绸之路文明的展览了。
铜奔马用马踏飞燕的身姿讲述着它驰骋过的战场;黄河古象和马门溪龙在交流着不同年代的景象;彩陶小心翼翼的珍藏着那祖先的智慧。在博物馆,你看到的是历史,是现在也是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4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