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秦学子三下乡:返乡老区大别山,调研五色新皋城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作者:刘生辉

  东秦学子三下乡:返乡老区大别山,调研五色新皋城  2018年8月25日电(通讯员刘生辉、黄义成)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两年前,习近平总主席曾来到这片红色土地上。他说,一路奔波而来,就是要了解扶贫实际情况,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年暑期,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四名六安学子重返故乡,重新走访这里的各个角落,来到街道,学校,烈士陵园,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调研老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脉搏,为家乡的转型新发展献计献策。  8月21日上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改革开放红色调查队的四名成员在六安新火车站前集结完毕。他们来自六安的四县三区,都怀着回报家乡培养的赤子热情,而拔地而起的六安新火车站让他们在实践一开始就感到激动,充满期待。据悉,耗时一年多改建的六安火车站于本月18号刚刚投入使用。新建成的火车站不仅干净整洁,功能完善,能容纳数千名旅客候车,而且设计新颖,汉风皖韵兼具,颇有古六安州的遗风,赢得了新闻联播等媒体的特别报道。队员们看到火车站前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购票乘车,队员们还特别注意到,有不少戴着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在人群中来回走动,队员们主动走上前与他们交流,他们告诉队员,志愿者们来自皖西学院(六安当地高校)以及市直事业单位,会在自助取票机、电梯口、检票口、出站口提供服务,希望用热诚与耐心谱写与站台一样崭新的服务篇章。广场前的道路上挤满了来往的车辆,多名交警定点站岗指挥着交通。作为580万老区人民出行的首发站,六安站不仅保证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更是老区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一名交警说,近十年来,六安陆续开通抵达多个重点城市的高铁列车,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正是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交通线为六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活力。看着繁忙的人流,队员们认识到六安地处大别山,发展便利交通的重要性,而分布在山区的农村更是如此。

微信图片_20180826023212.jpg

  随后队员们来到六安大别山烈士纪念园。这座始建于1952年的老纪念园,位于六安市中心的九墩塘,是当年政府及民众排除困难筹建的,现已被评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队员们走上一级级灰色的台阶,抬头仰望庄重矗立的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烈士纪念塔。塔高16米,塔顶一颗红星闪闪,塔身四周再现着当年的壮烈史诗,也铭刻着后辈的悼念。队员们自觉地低头默立,和环绕在四周的松柏一起为沉睡在这片土地下的革命先辈们默哀。队员们接着瞻仰了大型浮雕“将星璀璨”,这里刻画的一个个坚毅的面容警醒着人们这片土地上曾遭受过战火的侵袭,但同时也诞生出108位开国将军。队员们在园内走走停停,他们体会到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样也燃起报国的热情。老区新时代的新发展需要重新唤醒这种革命精神,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需要更加自信自强,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180826023159.jpg

  8月22日,队员们走上街头,顶着炎炎烈日为沿街的环卫工人送去略表心意的冰棍,与他们亲切地交流。作为老六安人,这些大爷大妈们脸上写满了这个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翻天覆发生巨变的故事——当时的老城区大多都是低矮的平房甚至是瓦房,还有两层砖混的小楼,街道不仅窄而弯曲,而且还高低不平,人们的出行十分不便;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加快,拓宽道路,增加基础设施,铺设地下水道,建设小区商场,发展环卫园林,是一天一个样。尽管流露出对往昔老建筑,老街巷的怀念,但看着整洁宽敞的道路,这些大爷大妈还是感觉很满足。队员们还在街边志愿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他们使用手机导航,和儿女微信聊天。队员们意识到老区未来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保障民生,要劲往一处使,听取民众意见,不搞大拆大建,追求绿色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826023222.jpg

  8月23日,队员们来到六安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的“亚洲第一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他们希望倾听这里最真实的声音,还原一个真实的毛坦厂,透过它来探寻改革开放四十年六安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队员们先是走进了一位学子的家中。他的家是一间被分割成四部分的套房的其中一个部分,在毛坦厂,学生大多都是这样租房住,因为学生很多,房源紧张,房子不仅小自然也不便宜。这位同学告诉队员他是一名准高三生了,学校15号就已经开学,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他很期待也很紧张。他说毛中的学子其实并没有像外界那样宣传的那样感觉暗无天日,接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班级的许愿墙照片,他说在一个100多人的集体中学习感觉非常“得劲”,老师尽管非常严厉,会有体罚,但这些强硬的措施真的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纠正了坏的习惯,他不想因为自己没有好好抓住而遗憾。谈到对毛中的印象,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丝自豪,他笑着说毛中很“壕”很大,有大学规模的校园。谈到父母,这名同学脸色有些黯然,他说他不想让他们失望。通过走访观察,队员们看到了不少心酸但又温暖的画面,一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在烧菜,有家长舍弃了家里的生意只为高三陪孩子最后一搏。队员们体会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让老区人民对待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加重视,他们渴望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自身的阶层从事不一样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跟风陪读”的不良现象,也造成了耽误了大量的劳动力。如何破除这一困境亟待政府思考良方。  改革开放红色调查队的东秦学子仍然走在路上,他们希望通过自己所学,通过自身的青春热情,去重温革命老区六安的发展历程,去思考家乡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老区更广阔更灿烂的明天献计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初见许昌,古朴厚重的曹魏古都
许昌,一个宜居而又美丽的古都。很多人都不了解许昌,认为它是一个沉默而毫无特色的城市,其实是人们不够了解它而形成的错觉。当听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要前往许昌市时,实践队队员就查找各种 …
山东大学“智造未来”团队赴寿光市新汽车站及全福元商城的实地调研
8月23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造未来”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寿光市的人群密集区——新汽车站及全福元商城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
值得记住的不只是事迹,还有精神与品德!
焊接团队进行系统标定
焊接团队进行数据标定 8月22日上午9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板焊接机器人三维定位”暑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高进强的帮助下进行线上讨论,讨论内容主要为确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标定 …
同在同归|经济扬帆,文化远航
同在同归|经济扬帆,文化远航通讯员:任卓 熊晔 邓诗8月21日,调研团来到了凤凰之窗——蜡的世界,对蜡染文化进行新的探索。刚走进凤凰之窗,便远远地瞧见门边蓝底白花的牌匾,颜色尽管素朴,却别有一番魅力。 …
历久弥新|凤凰之窗 蜡的世界
历久弥新|凤凰之窗 蜡的世界——记探访凤凰民族文化产业园“蜡的世界”通讯员:王新哲 林松 2018年8月21日,怀揣满腔热忱,湘潭大学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调研团于上午九点三十分抵达凤凰之窗——民族 …
古城遗珠|凤凰“蜡魂”探秘
古城遗珠|凤凰“蜡魂”探秘——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蜡染传承人王曜通讯员:任卓 熊晔 邓诗 2018 08 20,湘潭大学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三下乡调研团正式开始了在古城凤凰的调研。青石小路,蜿蜒曲折 …
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三下乡调研团队前往市九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三下乡调研团队前往市九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通讯员:叶京 王慧敏)经过前一天对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走访调查,团队成员对于九华产业园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产业园工作人员的推 …
“‘知·食’讲堂”走进青少年空间,志愿服务队获益良多
增强青少年食安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直是食品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知识湖北行志愿服务队来到武汉市青少年空间,聚焦“食品安全与营养”,向青少年推广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开展“‘知·食’大讲堂”活动,向社区青少年讲解食品安全和…
宁静安详,自然清新,岁月静好的质璞生活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